進京必備手續與登記流程
返京前,務必向所在單位、社區進行提前報告,并可通過線上預約快速通道,所有返京人員需在抵達前向單位或社區居委會報告,外地牌照車輛還需提前辦理進京證,進京時,需在檢查站接受體溫檢測及身份核實,確保無誤后方可入京,疫情期間,外地小客車進京證改為網上申辦。
進京通行證是外地車輛進入北京的必要憑證,根據車輛類型和進京目的,通行證有不同的種類和辦理方式,長期進京通行證適用于長期在京使用的外地車輛,一般需提前辦理,有效期限較長。
北京市民出京同樣需要提前報告,并可通過線上預約快速通道,返京前,市民需向所在單位或社區居委會報告,外地牌照車輛需提前辦理進京證,進京時,需在檢查站接受體溫檢測及身份核實。
進京最新規定與要求
申請進京證時,需提供駕駛本首頁相片、行駛本首頁相片、駕駛人身份證相片及駕駛人手持身份證正面相片,請提前4天申請進京證,以確保順利使用,每張進京證的有效期為2-7天,車主需根據實際情況設定進京時間和路線。
針對中高風險地區人員,需嚴格執行進返京管控政策,對其他地區人員,加強遠端篩查,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方可進返京,所有返京人員需提前向單位或社區報告,外地牌照車輛需提前辦理進京證。
進入六環路以內道路行駛的車輛,須辦理進京通行證件,初次辦理的,需到本市各進京檢查站或辦證處辦理有效期為7天的進京通行證件;有效期屆滿需延期的,可到本市交通支隊或大隊辦理1次有效期為5天的進京通行證件。
外地進京人員需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在抵京后72小時內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為應對疫情變化,保障首都公共衛生安全,北京市對外地進京人員的防疫要求進行了調整。
“非必要不進京”政策解讀
“非必要不進京”是指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如非必須前往北京,則不建議前往,為防止不必要的傳染和感染,在有感染病例的北京,應盡可能減少接待外來者。
此政策意味著在沒有重要事務的情況下,盡量避免進入該地區。“非必要不進京”就是從嚴控制進京,對可進可不進的盡量不進,可少進的盡量不多進,可緩期進的改期再進。
此政策針對以下三類人員:限制進京人員、非必要不進京人員和低風險地區人員,限制進京人員主要針對14日內有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非必要不進京人員主要針對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低風險地區人員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才能進京。
外地車輛進京疫情防控要求
外地車輛進京必須辦理進京證,作為河北居民,現在可通過下載“北京交警”app在線辦理進京證,準備好各種證件,至少提前一天辦理,最多只能辦理7天的,超過7天需重新辦理,每年最多辦理12次,未辦理進京證的外地車在六環以內禁行。
疫情防控要求:所有進京旅客需經當地省級疫情防控部門批準,并攜帶72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若旅客來自低風險地區,但在進返京后調整為中高風險地區,需嚴格遵守北京的隔離觀察和核酸檢測政策,首次進返京需提供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后續進返京則只需提供過去14日的陰性證明。
外地車進京申請須知:想要進京的車主,請務必提前登錄“北京交警”app,提交進京通行證申請,只有在申請審核通過后,方可駕車入京;任何返京人員必須遵守規定,居家隔離或在指定地點觀察14天,以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每輛車每年最多辦理進京通行證12次,每次辦理的進京通行證有效期最長為7天,有效期屆滿前,應駛出上述范圍,未辦理進京通行證或進京通行證超過有效期,在上述范圍內支路等級以上城市道路停放的,根據停放天數相應扣減當年可辦理進京通行證的天數。
2021年10月25日起進出京最新政策規定
1、自2021年10月25日起,最大限度減少出京活動,在京人員近期非必要不出京,不前往新增感染者及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在京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軍隊加強所屬人員日常防疫管理和排查管控,嚴格出京審批,落實“誰申請、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要求。
2、鐵路部門目前除出站測溫外,對進京旅客沒有采取其他防疫措施,高速:大廣高速、京承高速、京滬高速等進京高速公路檢查站,進京人員需刷身份證查驗行程軌跡,若14天內有過中高風險地區行程軌跡,檢查站將對其進行勸返。
3、美國總統拜登于10月25日簽發一項新的總統令:11月8日起,美國將取消對中國、印度等國及歐洲多數地區的旅行限制,但對于成年外國旅客乘機入境時,必須在出發國完成全部劑量的新冠疫苗的接種,并且在接種完成后第14天方可入境。
4、 *** *** 網站,查看《出境規定》、《北京嚴格控制第三國人員中轉搭乘直航北京國際航班入境》,按照 *** 通知為準。(來源:2021年3月12日北京市 *** 、1月26日北京市海淀區 *** 官網)
5、廣州市:9月25日至10月20日期間,隔離政策改為集中隔離21天,核酸采樣檢測頻率調整為11天;10月21日后和廣東省其他城市一樣,實行14天集中隔離觀察后,繼續展開7天不限制外出的社區管理,廈門市:14天集中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