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登池上樓》的原文和翻譯
- 2、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十五課古詩四首后兩首的翻譯和賞析
- 3、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是什么意思?
- 4、贊美春天的文言文
- 5、登池上樓》原文及翻譯?
- 6、求謝靈運《登池上樓》翻譯
《登池上樓》的原文和翻譯
譯文:沈潛的龍,姿態是多麼的幽閑多麼的美妙啊!高飛的鴻鳥,聲音是多麼的響亮多麼的傳遠啊!我想要停留在天空(仕進功名),卻愧對天上的飛鴻;我想要棲息川谷(隱退沈潛),卻慚對深淵的潛龍。我仕進修德,卻智慧拙劣;我退隱耕田,卻又力量無法勝任。
《登池上樓》翻譯沉潛的龍,姿態是多么幽閑多么美妙啊!高飛的鴻鳥,聲音是多么響亮多么傳遠啊!我想要停留在天空,卻愧對天上的飛鴻;我想要棲息川谷,卻慚對深淵的潛龍。我仕進修德,卻智慧拙劣;我退隱耕田,卻又力量無法勝任。
本詩以登池上樓為中心,抒發了種種復雜的情緒。這里有孤芳自賞的情調,政治失意的牢騷,進退不得的苦悶,對政敵含而不露的怨憤,歸隱的志趣……,雖然語言頗覺隱晦,卻是真實地表現了內心活動的過程。詩中寫景部分與抒情結合得相當密切,并且成為詩中情緒變化的樞紐。
進德:增進品德,這里指做一番事業的意思。語出《易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退耕:這里有歸隱從事農業勞動的意思。力不任:體力擔當不了。兩句寫自己在仕、隱之間的矛盾。徇祿:追求祿位,指做官。徇:從。反:同“返”。窮海:邊遠荒僻的海濱。這里指永嘉郡。疴:病。
《登池上樓》這篇詩作,通過詩人謝靈運的筆觸,描繪了他內心的情感波瀾與對生活的哲思。詩中的“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形象地展現了隱逸與仕進兩種生活狀態的對比,詩人深感仕途浮云、退隱深水的矛盾。他自嘲“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表達出對于仕途與隱逸的無奈抉擇。
翻譯:春天里一切都生長繁盛。隨著秋風吹起,花草樹木紛紛飄零,只剩下孤零零的莖。春 夏秋冬迅速更替,時光飛馳般地拋我而去,為什么我還要隱居苦熬貧窮?人生天地之間,就像鳥兒棲息枯枝,難以久停,為什么我還要隱居苦熬貧窮?《登池上樓》謝靈運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
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十五課古詩四首后兩首的翻譯和賞析
1、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一叢一叢到處都是,各種草兒長得十分繁茂。 樹木被風吹動發出颯颯的聲響,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濤。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2、春潮正漲兩岸江面更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紅日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風拂面。寄去的家書不知何時到達,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3、翻譯:觀滄海》 曹操 1.描繪“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所展現的畫面。海島上樹木繁茂,各色花草郁郁蔥蔥,給人以生機盎然之感。隨著一陣蕭瑟的秋風,海面上涌起滔天的波浪,洶涌起伏。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是什么意思?
1、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譯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2、“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的意思: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朱熹《偶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譯文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3、“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可以理解為,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自宋代朱熹的《偶成》。原文: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贊美春天的文言文
1、描寫春天的古詩文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憫農》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2、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3、《詠柳》——賀知章(唐)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2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唐)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唐)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4、描寫春天的文言文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與陳伯之書》作者以文人慣用手法,濃墨捕寫故鄉風貌,意圖喚起陳伯之內心的鄉情,觸及他不能返鄉的苦痛,所謂“暮春三月,江南革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5、描寫春天的古文,只要古文 長安春望唐代:盧綸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春生 一作:春來)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譯文東風吹拂,微微春雨灑過青山;登高遠望,長安城中房舍疊嶂,草色閑閑。
6、描寫春天的古文,只要古文 《春賦》 宜春苑中春已歸,披香殿里作春衣。 新年鳥聲千種郵,二月楊花滿路飛。河陽一縣共是花,金谷從來滿園樹。 一叢香草足礙人,數尺游絲即根路。開上林而競入,擁河橋而爭渡。 出麗華之金屋,下飛燕之蘭宮。釵朵多而訝重,髦髦高而畏風。
登池上樓》原文及翻譯?
謝靈運《登池上樓》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登池上樓》翻譯沉潛的龍,姿態是多么幽閑多么美妙啊!高飛的鴻鳥,聲音是多么響亮多么傳遠啊!我想要停留在天空,卻愧對天上的飛鴻;我想要棲息川谷,卻慚對深淵的潛龍。我仕進修德,卻智慧拙劣;我退隱耕田,卻又力量無法勝任。
來永嘉后的第一個冬天,他長久臥病,至次年初春始愈,于是登樓觀景,托物起興,寫下《登池上樓》這一名篇。謝靈運(385年-433年),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
仕不如飛鴻有遠音之響,有薄霄之功;隱又不及潛虬,能自媚其姿,得深淵之靜,自得其樂;終于在靠近大海的偏僻之地,做一永嘉太守,卻又逢病,臥床一個冬天。這就是第一層給我們交代的背景。
求謝靈運《登池上樓》翻譯
登池上樓原文及翻譯如下:原文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登池上樓原文及翻譯 登池上樓譯文及注釋 譯文沉潛的龍,姿態是多么的幽閑多么的美妙啊!高飛的鴻鳥,聲音是多么的響亮多么的傳遠啊!慚愧不能像飛鴻那樣飛上云霄以避禍,也無法像深潛水中的虬龍,隱退沉潛于川谷。我仕進修德,卻智慧拙劣;我退隱耕田,卻又力量無法勝任。
也就在這大約半年之后,謝靈運終于稱疾辭職,歸隱到始寧的祖居。在這首詩中,詩人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郁悶,或是比興,用虬和鴻的進退得所來說明自己進退失據;或是直抒胸臆,訴說獨居異鄉的孤苦;或是以景寫情,用生趣盎然的江南春景,來襯托詩人內心的抑郁。
潛藏在池邊的虬龍,以其幽雅的姿態吸引著目光。飛鳥的長鳴聲在遠處回蕩,增添了登樓的詩意。面對天空的浮云,我深感自己的渺小,如同棲息在川邊,卻只能沉靜在深淵。追求道德的進步,智慧似乎顯得力不從心;退一步去耕種,體力也難以勝任。
登池上樓 ① (謝靈運)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②。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③。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④。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⑤。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⑥。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⑦。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⑧。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⑨。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