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白楊禮贊和題白楊圖主題和表現手法有哪些異同
突出了白楊樹筆直和無旁枝的特點,用象征的手法,以白楊樹比作北方的農民?!栋讞疃Y贊》歌頌了在中國 *** 領導下堅持抗戰的北方農民,及其所代表的我們民族的質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茅盾的《題白楊圖》與《白楊禮贊》一樣,都運用了象征的手法。
表面看來,這十九字小序似乎并不重要,不過說明了這首詩是題詠之作,但實際上,這小序卻清楚地指出了《白楊禮贊》《白楊圖》和這首《題白楊圖》詩三者之間的關系:它們雖然藝術形式不同,但所表現的主題是一致的。
出自:矛盾《題白楊圖》原文:北方有佳樹,挺立如長矛。葉葉皆團結,枝枝爭上游。羞與楠枋伍,甘居榆棗儔。丹青標風骨,愿與子同仇。《白楊禮贊》發表后,現代畫家沈逸千根據《白楊禮贊》的意境,畫了一幅白楊圖。
主題不同、寫作手法不同。主題不同:《百年震柳》表現了柳樹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白楊禮贊》表現了白楊樹的高大挺拔和堅強不屈的精神。
《白楊禮贊》和《白楊》的寫法有什么特點
白楊禮贊在寫作上的突出特點,是運用象征手法。作為一個文學家,茅盾以審美的眼光、動情的眼光來看待西北的自然景觀,發現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然后托物言志,任情驅使揮就成篇,是情理之中的事。
《白楊禮贊》用了象征的手法,以白楊樹比作北方的農民?!额}白楊圖》沒有用象征的手法。表達的側重點不同《白楊禮贊》歌頌了在中國 *** 領導下堅持抗戰的北方農民,他們所代表民族質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作者以白楊樹象征“真人真地”,立意奇妙,在畫面上的形象和氣勢,既明朗而又委婉。為了突出白楊樹,作者在環境描寫上頗有講究,襯托了白楊樹的壯麗、挺拔的氣質和形象。
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描寫人的一種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現,是作文中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白楊禮贊》和《白楊》的共同之處是什么啊?
1、共同之處: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描寫人的一種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現,是作文中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2、相同點:都托物言志,以歌頌白楊樹團結向上的精神。都對白楊樹做了描寫,都突出了白楊樹筆直和無旁枝的特點。不同點:《白楊禮贊》用了象征的手法,以白楊樹比作北方的農民?!额}白楊圖》沒有用象征的手法。
3、甲:《白楊禮贊》選段 ①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