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疽字的讀音及含義
- 2、特殊漢字的讀音解析
- 3、漢字組合的獨特讀音
- 4、常見病癥字詞的讀音與解釋
疽字的讀音及含義
1. 疽,漢語二級字,發(fā)音為“jū”,在中醫(yī)領域,疽是指一種毒瘡,與癰疽并列,指局部皮膚下發(fā)生的瘡腫。《康熙字典》中記載,疽,久癰也,即長期存在的毒瘡。
2. “病”字旁加上“且”字,即形成“疽”字,其讀音依然為“jū”,在中醫(yī)中,疽通常指發(fā)生在皮肉深處的毒瘡,如疽疣、疽食、疽腸、疽腫等。
3. 疽字的讀音為“jū”,其醫(yī)學含義是指氣血為毒邪所阻滯,而發(fā)于肌肉筋骨間的瘡腫,如內疽、贅疽、疽疣等。
特殊漢字的讀音解析
1. “這”字的讀音,在口語中通常讀作“zhèi”,尤其在“這個”“這些”“這樣”等詞語中,也常讀作“zhèi”。
2. 漢字“讋”的異體字,由四個“龍”字組成,讀作“zhe”,共有64畫,是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也是易經64卦最后一卦的卦數。
3. 關中方言中的生僻字“Biáng”,讀音為“biáng”,用于陜西關中地區(qū)的面食“Biangbiang面”,筆畫共有57畫。
漢字組合的獨特讀音
1. “廣”字與“且”字組合起來,讀作“guǎng”,表示寬闊、廣大的意思。
2. 兩個人一個“且”字,即構成“俎”字,讀作“zǔ”,指古代祭祀時盛酒食的器具。
常見病癥字詞的讀音與解釋
1. 癰、疽、疔、癤,拼音分別為“yōng jū dīng jiē”,這些字都是指不同類型的皮膚外科疾病。
2. 癰,指皮膚上多個相鄰毛囊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細菌性感染,形成較大膿腫,疽,指局部皮膚下發(fā)生的瘡腫,疔,指堅硬如釘的惡性小瘡,癤,指局限性皮膚和皮下組織化膿性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