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廟村的介紹
白廟村,地處彭山縣觀音鎮103線東側,距離約2公里,這里土壤肥沃,是典型的經濟作物種植區,村莊下轄11個農業社,常住人口達2166人,總面積約為3平方公里,村莊東臨岷江河畔,南接七一村,西鄰奶牛養殖村曾家村,北與椿巔村相鄰,交通便利,村民可以通過曾家村便捷的機耕道通往各個區域。
白廟村隸屬于思茅鎮三家村村委會,位于壩區,距離村委會約00公里,距離鎮 *** 約00公里,村莊國土面積57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年均氣溫14攝氏度,年降水量1340.90毫米,非常適合種植蔬菜等農作物,村莊擁有耕地490畝,人均耕地0.40畝,還有林地5790畝。
位于湖北省隨州市殷店鎮的白廟村,地處編鐘故鄉隨州市北約40公里處,近年來,農業經濟穩步發展,大規模種植食用菌,包括袋料香菇、段木香菇和黑木耳,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平均年收入達到5萬元。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屏山鎮的白廟村,位于泗縣泗城鎮與屏山鎮的交界處,村莊管轄范圍包括湖郭莊、小許莊、徐莊、周陶莊、廟后莊、白廟、小高、小陳、小葉、高邵、姜莊、馬莊、張圩、小張等14個自然莊,截至目前,村莊人口為4792人(據地方 *** 網站信息)。
成都哪里可以看油菜花
1、天府農博園:位于成都市新津區興義鎮的天府農博園是觀賞油菜花的絕佳地點,這里不僅有著廣闊的油菜花海,還有彩色油菜花可供觀賞,園區內千畝田野花開正盛,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踏青賞花。
2、金堂三溪鎮:作為成都近郊的網紅地,金堂三溪鎮已成為觀賞油菜花的熱門地點,想要體驗廣闊的油菜花海,不妨前往這里。
3、郫都區青杠樹村:享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美譽的郫都區青杠樹村,成片的油菜花在3月左右開始盛開,游客可以在這里游覽拍照,感受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
4、青城山:青城山是成都市區附近的一座著名山脈,也是觀賞油菜花的絕佳地點之一,每年春天,青城山的山坡上都會開滿金 *** 的油菜花,景色非常壯觀。
5、彭鎮新安社區的“吾鄉花聚”農旅園區:這里的油菜花海讓人心情放松,是賞花的好去處,雙流區還有許多其他地方可以觀賞油菜花,如黃水站、黃金路、西源大道、三道堰·青杠樹村等地。
6、空港花田:作為成都賞花界的老牌網紅地點,空港花田不僅春天有油菜花,還有多種花卉供游客欣賞,你可以乘坐游船、騎自行車或者曬太陽,甚至有機會看到飛機從頭頂飛過,增添了一份特別的體驗。
7、瞿上田園:這里的油菜花海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
白廟村地址
白廟村位于咸陽城區東北15公里的渭北黃土臺原上,隸屬于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韓家灣鄉,這里是中國最古老的鄉村之一,曾是史學家的搖籃,村莊下轄3個自然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890人,占有耕地面積3800畝。
白廟村位于咸陽城區東北15公里的渭北黃土臺原上,是渭城區韓家灣鄉轄下的一個普通村莊,明、清時期,該村官路口壽峰寺的白色墻面為過往車輛提供了一個顯目的標志,壽峰寺習稱白廟,村以廟名,遂定名為白廟村,白廟村南面不遠處是埋葬著西漢第二個皇帝——漢惠帝劉盈的安陵大冢,村周圍有漢安陵邑城垣遺址。
新五師師部舊址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白廟村,這個舊址是新四軍第五師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臨時指揮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這個舊址原先有五間青磚黑瓦的房屋,現在已經僅存地基,但仍然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
安陵漢惠帝劉盈墓
安陵,作為陜西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咸陽市渭城區韓家灣鄉白廟村,距離咸陽城東約18公里,漢惠帝劉盈的陵墓以其獨特的覆斗形設計引人注目,底部周長達725米,高聳的身軀達到了222米,給人一種莊重而宏偉的印象。
漢安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韓家灣鄉白廟村南,是一座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被列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陵墓屬于漢惠帝劉盈,西漢第二代皇帝,他的陵寢規模相對較小,墓高僅有十多米,惠帝劉盈生于前210年,于前188年秋八月在未央宮去世,同年九月安葬于此。
漢安陵為漢惠帝劉盈墓,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咸陽城東18公里處渭城區韓家灣鄉白廟村,安陵為覆斗形,底部周長725米,高222米。
在西漢眾多皇帝的陵墓中,漢惠帝劉盈的安陵與眾不同,因為它是唯一一座由當地百姓自發捐資修建護陵亭的陵墓,這個亭子內矗立著一塊高大的石碑,上面刻有漢惠帝的雕像和簡介,特別強調了他推行的幾項重要政策,他廢除了秦朝的嚴酷刑法,致力于改善民眾生活。
穿越歷史的迷霧,我們來到了西安,沿著234縣道,這條通往漢陽陵的旅游線路,兩側散布著陪葬的靜謐墓群,目的地,便是被鐵絲網守護的神秘之地——漢惠帝劉盈與張嫣的安陵,盡管已被歲月深深掩埋,但其規模之大,底部170x140米,頂部65x40米的格局,依然展現出昔日帝陵的雄偉氣派。
漢安陵是漢惠帝劉盈的陵,位于咸陽市渭城區韓家灣鄉白廟村南,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安陵規模較小,墓高只十多米,西漢第二位皇帝劉盈與張皇后合葬陵,陵區分為陵園、陵邑及陪葬區三部分,封土為夯筑覆斗形,底部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0米,頂部東西長65米,南北寬40米,高25米。
夏邑白廟是鎮還是村
1、白廟村(BaiMiao)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隸屬于馬頭鎮管理,白廟村行政代碼為411426102203, *** 碼區號為0370,白廟村周圍有26個社區(村)分別為:魏莊村、胡樓村、白廟村、范園村、程閣村等。
2、夏邑縣西南部的馬頭鎮,東與業廟鄉相連,南與安徽省亳州市毗鄰,西與虞城縣界溝鎮接壤,北與羅莊鎮為鄰,被譽為“桑蠶之鄉”的馬頭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3、馬頭鎮1954年由永城縣劃歸夏邑縣,馬頭西漢置建平侯國,東漢更名建平縣,三國至晉皆為縣治,北魏置馬頭郡于此,北齊廢,俗稱“馬頭城”,以形似得名,村南存唐建崇覺寺遺址,亦名“馬頭寺”。
4、夏邑馬頭鎮位于孔子祖籍——夏邑縣西南邊境,地處豫東平原,兩省(河南、安徽)二市(永城、亳州)二縣(虞城、夏邑)結合部,總面積52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137個自然村,耕地面積8萬畝,人口5萬人,馬頭鎮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境內現存的清涼山、崇覺寺兩處古跡屬龍山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