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西雙版納有什么特有鳥類?
- 2、白冠噪鹛的生活習性
- 3、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續寫該怎么寫?
- 4、會唱歌的鳥是什么鳥
- 5、請問這是什么鳥?
西雙版納有什么特有鳥類?
特產動物有白頰長臂猿、懶猴等;鳥類中有孔雀、犀鳥、原雞、太陽鳥等珍品,兩棲爬行類中的巨撕、飛蜥.飛蛙、雙帶魚螈、蛤蚧以及蟒蛇均為我國特產。這一地區的動物有的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有的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綠孔雀 孔雀是馳名中外的觀賞動物,西雙版納是"孔雀的故鄉"。綠孔雀是我國體型最大的雉類,國內僅分布在云南南部和中部。雄孔雀體長約2米(包括尾羽長約5米),羽色絢麗,多帶光澤。雌孔雀無尾屏,羽色稍遜。
孔雀 西雙版納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氣候溫暖濕潤,樹木蔥蘢,蔓藤盤根錯節,不少珍禽異獸,如亞洲象,犀鳥,孔雀,黑冠長臂猿都生活在這片熱帶叢林里。
鵟這一種。西雙版納有鵟這一種老鷹。老鷹(學名:Aquila),也叫鳶,是小型猛禽,與一般鳥類不同,雌鳥體型往往比雄鳥更大。老鷹性情兇猛,嘴呈 *** ,上嘴彎曲,腳強健有力,趾有銳利。
動物主要有:版納魚螈、平胸龜和凹甲陸龜;盲蛇和大盲蛇;蟒蛇和閃鱗蛇;樹鼩;蜂猴。大靈貓、鬣羚、華南虎、象。珍稀魚:大鰭魚、雙孔魚等。
棕頸犀鳥喜歡食物的果實,有時小動物,如昆蟲,爬蟲,兩棲動物。當棕頸犀鳥吃飯時,食物往往會用嘴巴嘔吐,然后用嘴巴正確抓住,吞下食物。
白冠噪鹛的生活習性
1、因為它們的性格活潑,不怕生的,適應能力也是非常強的。白冠噪鹛到一個新環境后,不會像其他鳥那樣不適應環境而不開口吃東西,它們能非常快的適應新環境,并且開口也比較容易,白冠噪鹛是比較活躍的鳥類,叫聲高亢。
2、此外也吃蜘蛛、蜈蚣、石龍子、蝦等無脊椎動物。
3、白冠噪鹛主要以金龜甲、步行蟲、甲蟲、蟬、鱗翅目幼蟲等昆蟲為食,也吃榕樹果、草子和其他植物果實與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4、常成5~6只至10余只的小群活動,主要為地棲性,多在林下地上或灌叢中活動和覓食。性膽怯。
5、眼睛周圍和耳朵的羽毛是黑色外,其他部位都是白色,白色頭部特別醒目。野生白冠噪鹛主要是棲息在溝谷常綠闊葉林中,大多時候是成群活動在灌木叢中。白冠噪鹛的性格是比較活潑的,通常是在地上覓食,主要是以昆蟲為食。
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續寫該怎么寫?
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每當陽光照耀綠色森林時,鳥兒們就會主動為森林中的其他動物朋友們高聲演唱大家百聽不厭的歌曲。
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續寫范文如下。大自然是我們的家,我們也是大自然中的小成員。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大自然有多么奇妙,多么神奇!那么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吧。
寫作思路:展開合理的想象,可以分別將大自然里面的鳥兒詳細的介紹一下,比如云雀“滴溜兒棗,滴溜兒棗,”地唱著;白冠噪鹛發出響亮的“咯咯咯”的笑聲;杜鵑鳥兒們的四聲重唱正在上演,“啁啁啁唧,啁啁啁唧……”等等。
會唱歌的鳥是什么鳥
云雀、杜鵑、百靈、黃鸝、丹頂鶴等鳥是歌唱家。黃鸝 以善于歌唱而著稱于動物界。它的歌聲圓潤流暢,音節變化多端,低昂有致,富有韻律,非常清脆,極其優美,十分悅耳動聽。
緞藍亭鳥 鳴禽之所以叫鳴禽,是因為它們是大自然中最棒的歌手。可能正由于它們卓越的交流技巧,它們遍布全世界,除了南極洲都有它們身影。嘲鶇 嘲鶇是雀形目嘲鶇科的幾種善模仿的鳴禽的統稱,共有12屬36種。
在許多詩歌、歌謠和故事中,夜鶯被認為是最會唱歌的鳥。他們也被稱為夜歌手,在黎明和夜晚都能聽到他們唱歌。它能發出200多種不同的旋律,夜鶯唱歌吸引,從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
請問這是什么鳥?
這是七彩文鳥,價格在50—500元左右。也被稱為五彩文鳥、胡錦鳥,是一種原產于澳大利亞北部的美麗鳥類。它身披七彩羽毛,活潑靈動,是廣泛被大家喜歡的觀賞鳥。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愛好者飼養和繁殖七彩文鳥。
這是太平鳥普通亞種。(學名:Bombycilla garrulus centralasiae)為鳥綱太平鳥科的鳥類。體長18厘米,翼展34-35厘米,體重40-64克,壽命13年。
這是紅冠水雞亞成鳥 別名紅冠秧雞、黑水雞、紅骨頂、水鴐令、過塘雞 多見于湖泊、池塘及運河。棲水性強,常在水中慢慢游動,邊在水面浮游植物間翻揀找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