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詩望月有感的全文?
- 2、望月有感:白居易的情感抒發
- 3、白居易《望月有感》賞析
- 4、《望月有感》詩歌內容解讀
- 5、望月有感原文及翻譯
- 6、望月有感全詩欣賞
古詩望月有感的全文?
《望月有感》唐·白居易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世業:世代傳下的產業,羈旅:猶漂泊,寥落:冷落。
詩人在此抒發了對時局的感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望月有感:白居易抒發的思想情感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是一首充滿深情的詩作,詩中不僅反映了詩人對戰爭和饑荒的深切感受,更抒發了對離散親人的無限思念。
詩人在戰亂和饑荒的背景下,深感世道艱難,家業空空,兄弟各自流離失所,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望月而感懷,對遠在他鄉的親人充滿了思念之情。
白居易《望月有感》賞析
《望月有感》以月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對戰亂年代家國情懷的深切感受,詩中以“望月”為引,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離散親人的思念之情。
詩中“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等句,反映了詩人對戰亂年代社會現實的深刻揭示,以及個人命運的無奈。
《望月有感》詩歌內容解讀
《望月有感》通過描繪戰亂后的荒涼景象,抒發了詩人對親人的深切思念,詩中的“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兩句,以“雁”和“蓬”為喻,形象地表達了詩人與親人離散的悲涼。
望月有感原文及翻譯
原文: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譯文:
時勢艱難,歲月荒蕪,家業空空;
兄弟離散,各奔東西。
田園荒蕪,戰爭之后;
骨肉分離,失散在道路上。
影子映照,如同千里之外的雁;
根須斷絕,猶如九秋的蓬草。
共同仰望明月,淚水應聲而下;
一夜之間,鄉愁涌上心頭,五處同心。
望月有感全詩欣賞
《望月有感》唐·白居易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
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