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憊不堪的內涵與用法
成語“疲憊不堪”中的“堪”字,蘊含著“能夠承受”的意味,此成語整體用來描述一種極端的疲勞狀態,即形容人因過度勞累,身體和精神均已達到極點,難以承受進一步的負擔。
具體而言,“疲憊”一詞指的是身體或精神上的極度疲勞,常伴隨困倦、無力感;“不堪”則表達了一種無法再承受的極限,意味著身心俱疲,難以繼續堅持下去。
以下是對“疲憊不堪”的幾個不同角度的詳細解釋:
1. **成語出處與用法**:該成語最早見于劉操南的《武松演義》第十回,用以形容犯人在受到嚴刑拷打后,身體和精神均極度疲乏,難以忍受,在現代漢語中,它常用于描述因長時間工作、重體力勞動或精神壓力過大而導致的極度疲勞狀態。
2. **近義詞與反義詞**:與“疲憊不堪”意思相近的成語有“筋疲力盡”、“精疲力竭”等,而其反義詞則包括“精神抖擻”、“生龍活虎”、“生氣勃勃”等,這些成語均表達出精神狀態飽滿、活力充沛的含義。
3. **例句說明**:在經歷了一整天緊張忙碌的工作后,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中,只想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一下,在炎炎夏日里,連續數小時的戶外勞作,使得全家人都感到疲憊不堪。
4. **情感色彩**:“疲憊不堪”帶有一定的負面情感色彩,常用于表達對勞累狀態的無奈和無力感,提醒人們關注身體健康,注意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