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四大機制與七項責任
一、防控責任:實施“四方責任”(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和構建“五張網”(責任、社區、入口、醫療、物資),預警機制:實現多點觸發,及時捕捉風險苗頭,常態化防控:保持領導、組織和人員穩定;春節期間返鄉指導“五不得”,重點關注場所和機構:車站、機場等人員密集區域,醫療機構、養老院等。
二、疫情防控工作需深化認識、細化措施、具體問題、壓實責任,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四聯”工作(聯村組、聯門棟、聯信息、聯干群);實施“四防”策略(防聚集、防流動、防蔓延、防盲區);執行“四控”任務(控制重點人群、區域、物資、關口);以及開展“四治”行動(治理病患、痛點、松懈、市場)。
三、疫情期間防控機制涵蓋以下方面:社區防控機制,社區作為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負責開展各項防控工作,主要包括對進出社區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登記管理,宣傳防疫知識,設立隔離區域,并對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和報告,通過及時發現并隔離潛在病例,有效遏制疫情的傳播。
企業防疫疫情管理制度
一、為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公司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要求,確保員工安全,在疫情防控期間,加強門衛管理,對到崗上班的員工及外來人員實行嚴格的出入登記制度,門衛自身管理:門衛是守好企業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所有門衛人員應加強自身安全防護。
二、建立員工自測體溫增高、達33℃以上(或在37℃上下浮動),或有異常癥狀報備登記制度,發現發熱等異常癥狀的疑似病例者不得入企,并建議其到就近醫療機構就診,一旦企業發現有確診病例或密切接觸者,按防控預案進行處理。
三、嚴格健康管理: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確保體溫正常方可進入工作場所,加強日常衛生管理,強化個人防護:引導員工佩戴口罩,保持個人衛生,避免聚集,減少外出,加強廠區管控:實施封閉管理,限制外來人員進入,加強員工下班后的居家管理。
四、指導思想:本制度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措施為指導,遵循“預防為先、分級控制、分層管理、及時處置”的原則,以務實、高效、科學、有序的方式預防和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確保建筑施工現場能夠及時、有效處理傳染病緊急情況,降低損失與影響,維護生命安全與秩序穩定。
五、防疫原則:甲乙雙方按照國家 *** 、衛生部、項目所在地 *** 衛生防疫部門頒布的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進行相應的疾病防疫工作。
六、企業疫情防控措施方案:根據中央和省、市、區有關復工復產的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間,請各園區和廣大企業認真落實聯防聯控、群防群控職責,配合做好以下重點事項:園區防控措施:出入管理,所有進入企業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口罩、進行體溫檢測,并積極配合園區主入口的問詢或登記。
疫情常態化下門衛的應對措施
一、科學佩戴口罩,外出隨身攜帶口罩,進入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與他人小于1米距離接觸時應佩戴口罩。
二、減少人員聚集,盡量不前往人員聚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式場所,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三、切實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人員進出管理規定,嚴格做好各類人員進出時戴口罩、測溫、掃碼、消毒,以及生人信息登記等查驗工作,嚴禁快遞人員進入公司,所有快遞收發由門衛統一負責,相關登記記錄匯總后交行政部存檔。
四、預防為主,做好個人防護的常態化,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公筷制、少聚餐等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行為方式,不僅能夠防控新冠肺炎,也能防控其他傳染病,是很好的措施。
五、堅持健康防護常態化,日常佩戴口罩,在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與他人保持5米以上距離,自覺遵守防控“十倡議”,堅持測溫、掃碼常態化,強化人員密集場所進出管理。
六、勤洗手,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打噴嚏時注意遮掩眼口鼻,做好健康自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需戴好口罩前往醫療機構就診,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