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號稱號作品概覽
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又自號醉吟先生,以其深邃的詩藝與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被后人尊稱為“詩魔”與“詩王”,其生平作品豐富,流傳至今的有《白氏長慶集》,其中收錄了諸如《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膾炙人口的詩篇。
白居易的詩作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通俗易懂,既反映了唐代社會的真實面貌,又傳達了詩人深厚的人文關(guān)懷,他在官場歷任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等職,于公元846年在洛陽逝世,享年七十五歲,葬于香山。
以下是白居易的一些詳細生平介紹:
1. 生平背景:白居易出生于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年),祖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他的祖父白鍠曾任河南鞏縣縣令,因見新鄭風(fēng)景秀麗,便舉家遷至新鄭,白居易亦出生于此。
2. 藝術(shù)成就: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推動了詩歌藝術(shù)的發(fā)展,他的詩歌以現(xiàn)實主義為主,關(guān)注社會民生,語言平實,深受人民喜愛。
3. 代表詩作:《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憶江南》、《家園三絕》、《賦得古原草送別》等。
4. 著名詩句:《長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錢塘湖春行》中的“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等。
5. 字號與稱號: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晚年又號醉吟先生。
6. 歷史評價:白居易的詩歌藝術(shù)成就斐然,對后世影響深遠,被譽為“詩魔”、“詩王”,是唐代乃至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