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康熙名言
- 2、求錢鐘書與康熙的讀書名言!
- 3、康熙教子庭訓格言
- 4、講醫德的文言文
康熙名言
欲立身心者,當詳究斯言?!滴踅套用?忍耐一時,便覺無事。訓曰:天下未有過不去之事,忍耐一時,便覺無事。即如鄉黨鄰里間每以雞犬等類些微之事,致起訟端,經官告理;或因一語戲謔,以致角口爭斗。此皆由不能因一時之小忿,而成爭訟之大端也。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
玉弩金戈壯此行,期門環衛在連營。深居莫忘勤勞意,須識間關出塞情。——康熙《賜皇子胤祉》戎行親蒞制機宜,沐浴風霜總不辭。隨侍晨昏依帳殿,焦勞情事爾應知。——康熙《賜皇子胤禩》1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為上能自愛,群屬必畏鉗。五千鞭撻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不御金徽久,泠泠會素心。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念不懂,即貽百年之患。戰馬初閑甲士歡,揮戈早已破樓蘭。四月天山路,今朝潮海行。露冷瑤階曾寂寞,煙塞碧樹恨西東。
求錢鐘書與康熙的讀書名言!
1、凡讀書人皆宜奉此以為訓也。不忍舍處 方得書味 訓曰:朱子云:「讀書須讀到不忍舍處,方是得書真味。若讀之數過,略曉其義即厭之,欲別求書者,則是于此一卷書猶未得趣也。」此言極是。朕自幼亦嘗發憤讀書看書,當其讀某一經之時,固講論而切記之。年來翻閱其中,復有宜詳解者。
2、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滴?人才難得又難知,就要愛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軗P 有用的東西只能給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無用的東西會利用人,替它遮蓋和辯護,也能免于拋棄。
3、列寧讀書:讀書要專心致志 列寧讀書時,專心致志,對周圍的一切都理會不到。有一次,他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個不穩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寧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寧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后,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書,才抬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4、而且比起毛奇齡所舉張謂的例子,蘇東坡的這一句更近于梁王筠《雪里梅花》:“水泉猶未動,亭樹已先知”。毛奇齡樹了一個假靶子,還打歪了,所以錢鐘書說他這一段評論是“滅裂之談”。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
慎獨為訓暗室沒有欺:康熙認為,慎獨是成為圣賢的第一要義,即使在暗室中也應保持誠實。一念之微沒有在天理便在人欲:康熙認為,人心一念之微,不是天理就是人欲。體認世務據理審事:康熙強調,讀書時應體認世務,處理事務時應依據道理審慎行事。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 吾人凡事惟當以誠,而無務虛名。 古人所謂防微杜漸者,以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 人心虛則所學進,盈則所學退。
訓曰:朱子云:「讀書須讀到不忍舍處,方是得書真味。若讀之數過,略曉其義即厭之,欲別求書者,則是于此一卷書猶未得趣也?!勾搜詷O是。朕自幼亦嘗發憤讀書看書,當其讀某一經之時,固講論而切記之。年來翻閱其中,復有宜詳解者。朱子斯言,凡讀書者皆宜知之。
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 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60、彼一是非,此一是非。 6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 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6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教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功也且全恩。 6教子教孫須教義;積善積德勝積錢。
講醫德的文言文
1、枯骨生肉 朝代:現代 作者:魏征 出處:《隋書·于仲文傳》:“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灶迅缺施,追草昧之始,錄 *** 滴之功,則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仁心仁術 朝代:春秋 作者:孟子 出處:《孟子·離婁上》:“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2、大醫精誠 (節選自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原文】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側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責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
3、【按語】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篇,開宗明義地提倡為醫者必須要有醫德,要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進而論述“大醫”修養的兩個方面:“精”與“誠”?!熬?,指專業熟練;“誠”,指品德高尚。就是說,為醫者必須醫術精湛,醫德高尚。 大醫精誠 (全文) 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
4、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
5、譯文:不是學醫的料子不能教,不是真的知識不能傳授,這就是醫德。 九重天子寰中貴,五等諸侯門外尊。爭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