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飛來峰》原文
《登飛來峰》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此詩描繪了詩人登上飛來峰,遠望山景,抒發胸臆的豪邁情懷,以下是詩歌原文: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在飛來峰上,有一座高聳入云的塔,聽說每當雞鳴之時,即可目睹日出的壯麗景象。
我并不害怕那飄渺的浮云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我站立在最高的地方。
【賞析】
《登飛來峰》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登高遠望的景象,寓意深刻,詩人通過描繪飛來峰上的千尋塔,表達了其不畏艱險,追求卓越的雄心壯志,詩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更是成為千古名句,激勵著無數人為理想奮斗。
【注釋】
飛來峰:位于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
《登飛來峰》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他在文學上主張革新,提出“詩必窮而后工”的主張,代表作有《游山西村》、《泊船瓜洲》等。
《登飛來峰》是王安石青年時期的作品,詩中抒發了詩人胸懷壯志,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豪邁情懷,體現了王安石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王安石《登來飛峰》
登來飛峰》一詩,實際上是《登飛來峰》的別稱,這首詩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寓意深刻,表達了詩人追求卓越,奮發向前的精神風貌。
在《登飛來峰》中,王安石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象,將個人情感與哲理相結合,使得這首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