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之駱賓王-《詠鵝》
駱賓王,唐代杰出的文學家,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并稱“初唐四杰”,他生于約640年,浙江義烏人,駱賓王自幼聰穎,七歲時便以《詠鵝》一詩而名噪一時,被譽為“神童”,他曾任職臨海縣丞,參與徐敬業起義,兵敗后不知所終,相傳或為亂軍所殺,或隱入空門。
《詠鵝》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鵝的生動形象,充滿了童趣和生機,全詩如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不僅展現了鵝在水中嬉戲的活潑姿態,也體現了駱賓王少年時期的才情與想象。
駱賓王的其他作品如《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帝京篇》等,均顯示了其文學造詣之深,他的詩歌風格清新脫俗,語言優美,是唐代文學的重要代表。
《詠鵝》中的名句解析
《詠鵝》中的名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生動描繪了鵝的形象。‘曲項向天歌’形容鵝頸彎曲,抬頭向天歡叫的情景,形象地表現了鵝的優雅姿態。‘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則描繪了鵝在水中游動的姿態,白色的羽毛在碧綠的水面上漂浮,紅色的腳掌在水中劃動,波光粼粼,生動有趣。
《詠鵝》詩意的解讀
《詠鵝》這首詩通過對鵝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生命的贊美,詩中的鵝象征著純潔和自由,詩人通過描繪鵝在水中嬉戲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和諧之美的向往,詩中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也體現了詩人少年時期的純真與想象力。
“白毛浮綠水”的出處及作者
“白毛浮綠水”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駱賓王的《詠鵝》,駱賓王,字觀光,浙江義烏人,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詩歌以清新脫俗、語言優美著稱。《詠鵝》這首詩不僅展現了鵝的美麗形象,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