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為何定居安陸碧山?
李白在“酒隱安陸”期間,將白兆山作為活動的中心,他與許氏結婚后,便選擇在此定居,據《安陸縣志》(清道光二十三年)記載,白兆山又稱碧山,山頂有廟宇,是當地百姓祭祀真武神(亦即玄武神)的圣地。
李白在安陸的歲月,雖然經歷了許多挫折,但他借酒消愁,在此娶妻生子,度過了一段充實而難忘的時光,安陸的美景美食,以及當地豪放不羈的民風,都讓李白的這十年生活充滿了韻味。
李白在安陸留下了許多成語,如“別有天地”,以及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他為何選擇落腳安陸,這在當時乃至現在,都是一個令人好奇的問題。
關于李白的安陸情緣,有這樣一個傳說:李白在白兆山受到了啟發,感慨地留下了“山名曰白兆,始知李白來”的詩句,他在此居住十年,被譽為“詩仙”,實則為“謫仙”,象征著他不凡的身份。
安陸李白情緣
湖北省安陸市,這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曾是楚文化的發源地,見證了鄖子國、安陸郡、德安府的興衰,碧山涢水滋養著這片土地,孕育了宋祁、宋庠等杰出人物,也吸引了唐代大詩人李白,李白在此地隱居,娶了已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與白兆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我心中,李白并非一代文豪,也非名震千秋的大詩人,他只是我的一個朋友,一個親人,一個需要一千年后的我理解的人,一個在一千年前就理解我的人。
李白在安陸取妻安家十年,期間多次游歷駐足武漢(時為江夏、漢陽兩地),北有漢水可去秦隴,南經洞庭可抵瀟湘,長江又東連吳越、西接巴蜀,自是李白多次游歷駐足之地,據皮明休先生稱,李白關于武漢的詩作就有五十余首,由此可見李白與武漢的情緣之深。
弱冠之年,李白曾攜友短暫隱居于山林,又幾年,他決定出川遠游,訪山謁水,不定歸期,晨露足下行,山一更,水一更,碎碎鄉心,在白兆山,他邂逅了一位名門淑媛,喜結良緣,遂扎根安州達十年之久。
安陸文化之山與道教圣地
位于安陸市雷公鎮境內的白兆山(又名碧山),不僅是一處文化之山,也是道教圣地,相傳真武神(道教祖師爺)在此尋找修煉之所,被白兆山的秀美山水所吸引,便在此建立修煉道場。
白兆山主峰海拔380米左右,雖不算雄偉,但山巒疊翠,鳥語花香,甘泉流長,白兆山留有白兆寺、桃花巖、李白讀書臺、太白堂、太白林、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等與李白相關的遺址遺跡。
祖師頂道教區位于白兆山風景區內,是一個融合了道家文化的風景名勝區,這里山勢雄偉,云遮霧罩,景色秀美,作為道教圣地,祖師頂歷史悠久,相傳真武祖師曾在此修道,因此得名。
白兆山曾是道教圣地之一,真武神在此建道場,后遷往武當山,白兆山風景區設有多個景點,如白兆寺、桃花巖、李白讀書臺等,每個景點背后都有美麗的傳說,新建的景點如李白塑像、碧山湖等也增添了文化氣息。
李白在白兆山隱居十年,創作了《山中問答》等名篇,白兆山因李白文化聞名于世,同時也是道教圣地,吸引了眾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