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白楊禮贊》的作者是?
- 2、初二課文《白楊禮贊》:
- 3、白楊禮贊原文
《白楊禮贊》的作者是?
1、《白楊禮贊》的作者是矛盾。茅盾: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2、堅強、剛毅。《白楊禮贊》是現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寫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黃土高原上“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的白楊樹,來象征堅韌、勤勞的北方農民,歌頌他們在民族解放斗爭中的樸實、堅強和力求上進的精神,同時對于那些“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諷。
3、《白楊禮贊》寫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1940年5月,茅盾離開 *** 返回內地,受朱德同志邀請前往延安。在延安參觀講學期間,看到了抗日軍民團結戰斗的精神風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變后,作者借禮贊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熱愛和贊美之情,便寫下了此文。
初二課文《白楊禮贊》:
《白楊禮贊》的原文: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
作者以西北黃土高原上“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的白楊樹,來象征堅韌、勤勞的北方農民,歌頌他們在民族解放斗爭中的樸實、堅強和力求上進的精神,同時對于那些“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諷。
白楊樹平凡而偉大,它在西北的普遍和堅韌,就如同農民的普通與堅韌一樣,它們都是民族解放斗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不禁要為白楊樹點贊,因為它的象征意義遠超其外表的普通,它代表了我們民族的樸質、堅強和不斷進取的精神。
《白楊禮贊》內是現代作容家茅盾于1941年所寫的一篇散文,出自《見聞雜記》,作者以西北黃土高原上“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的白楊樹,來象征堅韌、勤勞的北方農民。
白楊禮贊原文
1、《白楊禮贊》的原文: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
2、參天聳立:高高地直立,形容山或者建筑物很高,直入云霄。出自現代作家茅盾的《白楊禮贊》。【原文】哪怕只有碗來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二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十分高大。
3、白楊禮贊:白楊樹實在不是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處女土,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