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白族有什么傳統民俗介紹
- 2、白族是少數民族嗎白族簡單介紹
- 3、介紹一下白族20個字
- 4、白族和水族的具體介紹
- 5、白族的簡要介紹
- 6、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寫它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不要太長...
白族有什么傳統民俗介紹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傳統飲茶方式。 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與古代的羌人有淵源關系。早在公元1世紀(漢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帶。公元2世紀,漢武帝就在這里設置了郡縣,公元3--4世紀,由于戰亂,不少漢族人曾避難來到白族地區,部分與其融合;公元715年由云南東部遷到洱海地區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于白族。
白族的傳統民俗 風花雪月 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所以男子多穿白色對襟上衣,下穿白色或藍色的肥大褲子,頭上裹著一個白色的包頭。白族婦女不論老少,都愛穿白襯衣,年輕女子梳一個辮子盤于頭頂,以鮮艷的紅頭繩繞在白色的帽子上。
繞三靈:大理洱海西部的白族鄉村盛行一種名為“繞三靈”的節慶活動。這個古老的民俗不僅包含了對神靈的崇拜,還融入了男女之間歡快的歌舞,體現了白族人民的熱情與活力。 火把節:白族人民最為重視的節日之一,通常在夏歷六月二十五日慶祝。
白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白族接三公主: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三日,始于南詔時期。據史籍記載,當時白子國酋長張樂進求將王位禪讓給烏蠻細奴羅,同時將白蠻女三姑娘嫁給細奴羅,每年都到蒙舍川(今巍川)接三公主回大理過節。
白族是少數民族嗎白族簡單介紹
白族是少數民族。白族人口數1933510人。為中國第15大民族。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部分散居在昆明、麗江、保山、怒江等地。此外,貴州省的畢節、湖南省的湘西、四川省的西昌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因工作、婚姻遷徙,32個省市區及現役軍人中均有白族人口分布。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湖南等省。據文獻記載,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絕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語言,通用漢語文。
介紹一下白族20個字
1、服飾顏色:白族一般是以白色為尊,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認為白色的衣服代表著尊貴,男子多穿著白色對襟衣,而女子的服飾花樣較多,但顏色以白色為主,同時可以通過服飾就能看出女子的年齡大小、成婚與否等。
2、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
3、手機版 我的知道 介紹一下白族20個字 我來答 分享 微信掃一掃 網絡繁忙請稍后重試 新浪微博 QQ空間 舉報 瀏覽2 次 可選中1個或多個下面的關鍵詞,搜索相關資料。也可直接點“搜索資料”搜索整個問題。
4、B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史稱“滇焚”、“叟”、“爨氐”、“白蠻”、“白人”、“民家”等。納西族稱之為“那馬”傈僳族稱之為“勒墨”白族共有人口154萬人(1990年),其中云南有134萬人,80%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
5、白族 聚集區: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風俗習慣: 白族婦女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
6、個回答 白族的風俗習慣白族的風俗習慣的資料白族民族風俗的資料白族節日風俗的資料白族的風俗習慣作文關于白族風俗的作文白族風俗白族的民風民俗資料 其他答案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
白族和水族的具體介紹
1、白族: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
2、布依族:布依族主要居住在貴州,以水稻種植和紡織品著稱。 白族: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以其建筑和服飾風格聞名。 朝鮮族:朝鮮族主要居住在東北地區,有著豐富的飲食和文化傳統。1 侗族:侗族主要居住在貴州,以其鼓樓和侗族大歌著稱。
3、水族:水族男子過去多穿對襟上衣,戴馬尾帽或遮陽帽。現多穿大襟長衫,長褲,青布包頭,穿草鞋或布鞋。婦女過去多穿圓領寬袖的對襟上衣,飾以銀扣、下配百褶裙,打綁腿,穿翹尖繡花鞋。現在多穿圓領大襟藍色的寬大半長衫、長褲,系青色繡花圍腰,綰發,頭纏青布或白布帕,穿繡花鞋,盛裝時戴各種銀飾。
4、白族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5、白族:主要聚居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其余分布在黔、湘等省。白族自稱白尼。明清以后稱民家。白族歷來與漢族經濟文化聯系密切,普遍使用漢語漢文。白族擅長農業,并創造了燦爛的白族文化,如大理三塔、劍川石窟、雞足山佛教建筑群等。三月街又稱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節日和街期,另一個盛大節日是六月“火把節”。
6、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大理地區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 “三滴水”,腰系皮帶或繡花兜肚,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淺色藍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腰系繡花短圍腰,下著藍色寬褲,足穿繡花“百節鞋”。
白族的簡要介紹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湖南等省。據文獻記載,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白族是少數民族。白族人口數1933510人。為中國第15大民族。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部分散居在昆明、麗江、保山、怒江等地。此外,貴州省的畢節、湖南省的湘西、四川省的西昌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因工作、婚姻遷徙,32個省市區及現役軍人中均有白族人口分布。
白族的特點和風俗有服飾顏色、建筑特色、飲食特色、禮儀文化、過年習俗。服飾顏色:白族一般是以白色為尊,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認為白色的衣服代表著尊貴,男子多穿著白色對襟衣,而女子的服飾花樣較多,但顏色以白色為主,同時可以通過服飾就能看出女子的年齡大小、成婚與否等。
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寫它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不要太長...
1、白族 聚集區: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風俗習慣: 白族婦女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
2、飲食:苗族以大米或五米為主食,輔以小米、蕎麥、紅薯等雜糧,部分地區早午餐有“打油茶”的習慣,喜歡腌制酸魚、酸肉、酸菜、辣椒骨等,飲酒、吃酸、吃辣的嗜好十分普遍。 居住:苗族一般聚族而居,住房多為竹木結構的三開間、六開間平房或“干欄”式樓房。
3、清代以來的300多年間,滿、漢長期雜居共處,滿族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居于關外各地的滿族人民,只是在滿族聚居的偏僻鄉村中,仍有一部分滿族居民使用滿語,保持滿族的一些習俗。同時,從漢族習俗(包括漢語詞匯)中也可找出一些滿族習俗的成份。
4、傣族村寨多分布在群山環抱的河谷平壩地區,比較大的壩子有景洪、勐籠、侍伍塌勐遮、勐罕、勐海、芒市、隴川、干崖、勐卯、遮放等,平均海拔在500—1300米之間,地勢較低。傣族的風土人情 傣族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
5、壯族主要聚居在廣西,云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 壯族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建筑: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
6、苗族,是一個發源于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苗族人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