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與天使搏斗畫家簡介
保羅·高更,一位激情滿懷、意志堅定的畫家,他的藝術生涯充滿了挑戰與孤獨,他將繪畫視為信仰與宗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不朽的藝術遺產,高更的故事,是對藝術追求與個人信仰的深刻闡釋,也是對自由與獨立精神的頌揚。
保羅·高更出生于巴黎,他的父親是一位新聞記者,而母親則擁有秘魯血統,因此高更自豪地說:“在我的血管里流淌著古印加民族的血液。”他的外祖母弗洛拉·特里斯坦是圣西門人道主義和自由戀愛的信徒,她的丈夫曾在憤怒中刺傷她,因此被判處20年苦役。
在某個年份,高更創作了一系列與《諾亞方舟》相關的十大木刻畫。《雅各與天使搏斗》(《布道后的幻象》)作為高更的杰作,以其獨特的藝術視角和深邃的象征意義,成為了他反傳統、反印象派的代表作,這幅畫作以圣經中的故事為題材,生動描繪了雅各與天使激烈搏斗的場景。
在那個重要的年份,高更兩次來到布列塔尼,住在阿旺橋的格洛阿內克旅館,在那里,他先后完成了三幅畫,分別是《 *** 的基督》(1889年作)、《美麗的恩琪拉》(1889年作)以及我們今天要欣賞的這幅《雅各與天使搏斗》(又名《布道后的幻象》)。
高更的畫作多描繪島民原始風俗與儀式,人物造型渾厚豐滿,色彩大面積平涂,線條輪廓醒目,富有象征意味和裝飾效果,對象征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1903年5月9日,高更在馬克薩斯群島逝世。
失去童貞作者簡介
1、法國畫家保羅·高更(Gauguin,Paul 1848~1903),1848年6月8日出生于巴黎,他的藝術生涯在1893年轉為職業畫家,早期,他曾擔任海員和證券經紀人,后來與一群年輕未成熟的畫家聯合創建了蓬塔旺畫派,由于健康問題和經濟支持的中斷,1895年后他的精神狀態受到打擊,曾試圖自殺。
2、高更(Gauguin,Paul 1848~1903)法國畫家,1848年6月8日出生于巴黎,1903年5月9日卒于馬克薩斯群島,早年作過海員、證券經紀人,1883年成為職業畫家,曾團結一批未成熟的青年畫家組成蓬塔旺畫派,1895年以后,因健康原因和經濟支持中斷,精神受到刺激,自殺未遂。
3、在那里,他創作出了許多杰作,其中包括著名的《失去童貞》(又名《女人與狐》),這部作品就是在塔希提島的靈感下誕生的。
4、此幅《失去童貞》作于1891年,原畫由美國紐約一私人收藏(收 *** 為Walter P.Chrysler),畫幅90×113厘米。“美術是抽象的東西,它從大自然中被提煉出來,在此之前它是一種夢幻。”自此以后,高更所描繪的生活,就是一種從大自然感受中提煉出來的抽象的寓意。
5、”自此以后,高更所描繪的生活,就是一種從大自然感受中提煉出來的抽象的寓意,1895年,他徑直來到塔希提島,繼續探索他的夢幻中的事物,在他一生中最主要、最杰出的作品,都是在這一時期和這個島上完成的。《失去童貞》(又名《女人與狐》)也是在塔希提島上畫成的。
高更簡介高更的簡介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是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 基督》、《游魂》、《敬神節》等,保羅·高更出生于法國巴黎,年輕時做過海員,后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9日),出生于法國巴黎,是印象派畫家,大部分藝術史家將他歸于后印象派,高更的作品趨向于原始的風格,其用色和線條都較為粗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滿具象征性的物與人,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藝術風格的知名藝術家。
高更是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1873年高更開始繪畫,并收藏印象派畫家作品,他擁有畢沙羅(Pissarro)、馬內(Manet)、雷諾瓦(Renoir)、莫內(Monet)、希斯里(Sisley)及塞尚(Cezanne)等人的作品,1876年,高更有一幅作品入選巴黎沙龍;次年他作了第一件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