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心若無懸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1、這句話就是教導佛家弟子,要一心向佛而不理會其他事物。
2、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譯文: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并不是明亮的鏡臺。
3、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句話出自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
4、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思是: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干凈,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這句話形容了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
5、這首詩的意思是: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沒有明鏡臺。心里本來就空無一物,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原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6、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原文解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釋義: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弟子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臺鏡。
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菩提樹是空的,明鏡臺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塵埃呢?原文:作者:惠能 年代:初唐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譯文: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并不是明亮的鏡臺。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禪之言,因為其師兄的: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 。六祖感覺悟禪不徹底,于是他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意思是:本來就沒有菩提樹,也沒有明鏡臺,世上沒有任何事物,哪里有塵埃?六祖吟出這首偈語后,五祖就知道六祖已經得道證果了,于是將禪宗衣缽傳給了他,成了禪宗六祖。
出處: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 原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原文白話釋義: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鏡子比喻清靜心。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鄙兑馑?出自哪里
該句含義:本來什么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沒有。既然什么都沒有,塵埃又從那里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出自——唐代惠能《菩提偈》。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并不是臺。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那里會染上什么塵埃?原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出自禪宗五祖弘忍。龍朔元年(公元661年),弘忍為覓法嗣,乃命門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其時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
出處:《菩提偈》宋 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譯文: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