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恨歌》原文及賞析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成為千古絕唱,以下是《長恨歌》的原文及簡要賞析:
原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
賞析:
《長恨歌》通過講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揭示了封建社會的 *** 和悲劇,同時也表達了對真摯愛情的向往,詩中“漢皇重色思傾國”一句,點明了唐朝禍亂的原因,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
詩中的“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描繪了楊貴妃的美麗和神秘,為后續的故事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則生動地展現了楊貴妃的絕世美貌。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中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堅定信念,以及對悲劇命運的無奈和惋惜。
白居易的《長恨歌》與陳鴻的《長恨歌傳》的異同
同:①《長恨歌》與《長恨歌傳》均為唐代文學作品,共同描繪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異:①《長恨歌》為詩歌體裁,以七言絕句為主,情感表達細膩;而《長恨歌傳》為傳奇小說體裁,以敘事為主,描寫更為生動。
長恨歌的主題
《長恨歌》的主題是“長恨”,即對離恨、離愁的深切思念,詩中通過對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悲劇的描繪,表達了對真摯愛情的向往,以及對封建社會 *** 和悲劇命運的批判。
長恨歌的藝術特色
《長恨歌》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情感表達細膩:詩中通過對人物情感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詩人對愛情的真摯情感。
2. 情節曲折:詩中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3. 意象豐富:詩中運用豐富的意象,營造出獨特的意境。
4. 語言優美:詩中語言優美,富有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