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的功效與作用、禁忌及安全用量
1、關于白果的食用量,成年人每日以不超過10粒為宜,兒童則不超過5粒,嬰兒不宜食用白果,需要注意的是,生食白果的毒性遠高于熟食,因此應避免生食,白果可以煮或炒食,具有祛痰、止咳、潤肺、定喘等功效,白果內含有的氫氰酸毒素毒性較強,但遇熱后毒性會降低,因此熟食相對安全。
2、白果還具有護肝作用,有助于減輕有害物質對肝臟的損害,對于經常飲酒的人來說,適量食用白果可以起到護肝的效果,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損害,白果對心臟也有益,可減少心律不齊的發作次數,并對抗哮喘、心肌梗塞等疾病,白果的食用方式主要是炒熟,不建議生食。
3、白果具有潤肺、定喘、澀精、止帶、適合寒熱體質等多種功效,適用于治療喘咳痰多、赤白帶下、小便白濁、小便頻數、遺尿等癥狀,白果還具有通暢血管、保護肝臟、改善大腦功能、潤膚、抗衰老、治療老年癡呆癥和腦供血不足等作用,但需注意的是,白果不宜生食,熟食每天最多4-5顆,過量食用可能中毒。
4、白果在中醫中被用于治療多種病癥,如老人體虛氣喘、支氣管哮喘等,將20克白果炒熟去殼取仁,加水煮熟后加入蜂蜜調勻服用,對于赤白帶下、下元虛憊等癥狀,可用五錢白果與五錢蓮肉、五錢江米研磨成粉,納入處理好的烏骨雞體內煮爛,空腹食用雞肉并飲用湯汁,白果也可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
5、白果的作用包括治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延緩衰老、止咳平喘、殺菌消炎等,食用銀杏果時,應注意避免過量,因為銀杏果含有微毒,尤其是含有氫氰酸的綠色胚芽,不宜食用,銀杏果的表皮和核仁也需在食用前徹底去除,即便是剝去這些部分后,也不宜過量食用。
白果的食用安全與功效價值
白果雖有毒,但只要正確食用,并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一般情況下,人們更傾向于熟食白果,以降低毒性,通過白果調理身體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白果熟食比生食更安全,食用前應將白果剝殼后泡水約一小時,再加熱食用,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毒性,無論是生食還是熟食,都應去除白果的心。
銀杏果,又稱白果,由肉質外種皮、骨質中種皮、膜質內種皮和種仁組成,銀杏在宋代已被列為皇家貢品,具有養生延年的功效,銀杏的食用方式多樣,包括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點、蜜餞、罐頭、飲料和酒類等,白果具有祛痰、止咳、潤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食用可能導致中毒。
白果中含有較強的氰化物,因此兒童不宜食用, *** 也不宜過量,更不宜生食,白果中毒可能損害神經系統,引起功能障礙,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死亡,了解白果中毒的表現和防治措施,對于確保食用安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