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目錄
在《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的前言中,我們清晰地闡述了本志的研究宗旨,深入剖析了我國近30年來養豬業的蓬勃發展以及遺傳資源的演變軌跡,在總論部分,我們詳細探討了豬種的起源與發展,揭示了豬種演化與人類歷史的緊密聯系,我們也強調了豬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無論是作為食物來源還是文化象征,豬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豬與人類的關系不僅僅是食物鏈上的聯系,它們與人類的生活、文化緊密相連,豬的馴化標志著農業社會的到來,它們在農業經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也承載著財富和吉祥的文化寓意。
本志的編寫旨在系統梳理和展示我國家禽遺傳資源的演變歷程與價值,在總論中,我們回顧了家雞、家鴨和家鵝的起源,它們各具特色,演化歷程獨特而深遠,在類型與形成部分,我們詳細介紹了雞、鴨、鵝等家禽的遺傳資源類型,這些類型反映了它們豐富的適應性和進化特性。
《中國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是一份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獻資源,它詳細記錄了我國畜禽遺傳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和特性等信息,該目錄的發布對于保護畜禽遺傳資源、推動畜牧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2022年,我國畜牧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發布,為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中國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是什么時候發布的
《中國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發布時間為2022年,這一年,我國畜牧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受到了廣泛關注,該目錄的發布,為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據中國網5月29日報道,農業農村部于當日發布公告,公布了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首次明確了家養畜禽種類33種,包括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及配套系。
2020年5月29日,農業農村部正式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該目錄首次明確了家養畜禽的種類,共計33種,包括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及配套系,傳統畜禽有17種,包括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牦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兔、雞、鴨、鵝和鴿。
值得注意的是,狗并未被列入該目錄,這并不意味著國家禁止肉狗養殖,而是表明在政策層面上,狗并未被明確列為畜禽進行管理。
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圖書目錄
《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是一部詳盡的編纂作品,其內容主要依據全國各地上報的遺傳資源調查報告初稿,以及先前發表的研究報告和相關文獻,編寫團隊在選擇收錄資源時,嚴格遵循了特征特性明顯、群體結構整齊、遺傳性能穩定、數量龐大、分布廣泛的標準。
這部作品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精心編纂,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于2011年5月1日正式發行,標志著第一版的誕生,全書共收錄618頁,文字量豐富,總計115萬字,為讀者提供了詳實的信息。
在學術著作方面,陳繼蘭女士近期擔任了5部著作的主要或參編作者,其中包括“圖說高效養蛋雞關鍵技術”和“黃羽肉雞父母代飼養管理技術”VCD的主編,她還參與編寫了“中國家禽遺傳資源”、“優質肉雞安全生產100問”以及《中國家禽遺傳資源志》新版的編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