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道家學者陳摶生平簡介
陳摶,生于唐朝咸通十二年(871年),逝世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89年),字圖南,號扶搖子,亦被尊稱為“白云先生”和“希夷先生”,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道家學者、養生家,對黃老之學有著深刻的尊崇,以下是對陳摶生平的簡要介紹,供各位讀者參考。
陳摶少年時期便展現出非凡的聰慧,在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縣)渦水岸邊嬉戲時,一位神秘的青衣老婦曾哺乳于他,此經歷似乎預示著他的非凡命運,隨著年齡的增長,陳摶的智慧愈發出眾,對經史百家之學過目不忘。
陳摶在多次科舉落第后,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仕途,選擇了隱居的生活,在隱居期間,他潛心研究道教經典,致力于養生之道的修煉,他不僅對《易經》情有獨鐘,更是親手編纂了《指玄篇》八十一章,其中詳述了健康養生和液態水銀還丹的奧秘。
陳摶的生平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不僅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還被譽為“睡仙”和“華山十八洞的祖師”,他生于五代時期,一生追求道教的真諦,遍訪名山大川,其事跡被后人廣泛傳頌。
俞公巖作者簡介
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又號白云先生,河南鹿邑人,他生活在后唐明宗長興年間,曾參加過進士考試,但未能成功,他選擇了隱居武當山,度過約二十年的時光,后來,他又遷居華山云臺觀,并在少華石室中居住,在后周時期,他被召為諫議大夫,但他并未接受這一職位。
唐仲實人物生平
唐白云先生,原名唐桂芳,字仲實,號白云、三峯,以字行世,為歙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學者與文學家,被學者尊稱為“白云先生”、“三峯先生”,其著作有《白云集》,唐仲實生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卒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享年七十一歲。
陳摶怎么讀
陳摶的讀音為“chén tuán”,他,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白云先生”、“希夷先生”,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學者、易學家和內丹家,陳摶出生于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縣,另說在今亳州市)或普州崇龕縣(今重慶市潼南區崇龕鎮),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陳摶受皇帝召見,被賜號“清虛處士”。
陳摶不僅精通象數學,還繼承并融合了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儒家修養和佛教禪觀,對宋代理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后人尊稱他為“陳摶老祖”、“睡仙”等。
陳摶簡介
陳摶,北宋時期道家學者,字圖南,號扶搖子,又稱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他尊奉黃老之學,少時聰穎過人,讀經史百家,過目成誦,陳摶以詩著名,曾五次科舉落第,遂放棄仕途,隱居修煉,在隱居期間,他深入研究道教經典,勤修養生之道。
陳摶的生平事跡被收錄在《太華希夷志》、《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宋史·隱逸列傳》等書中,他不僅是一位道家學者,更是一位深具影響力的文化人物,他的廟宇位于亳州市南郊陳莊,是重要的文化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