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習期間,我深刻認識到感染科工作的重要性,該科室患者以肺結核、流行性出血熱、重癥肝炎為主,為保障自己和他人健康,我們必須在科室內始終佩戴口罩,嚴格預防交叉感染。
腦外科實習心得
盡管在腦外科實習的時間不長,但短短兩周的實習經歷讓我受益匪淺,腦外科創傷患者病情復雜,尤其是危重病人較多,許多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器官與系統的損傷,這就要求我們多科合作,綜合救治,搶救時間至關重要,我們必須爭分奪秒,果斷決策。
婦產科實習體會
在婦產科實習過程中,我嚴格遵守科室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我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病人,從未遲到早退,踏實工作,我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并重點進行實踐操作,每次操作后都詳細記錄。
國家對醫院急診病房樓層的具體規定
國家并未對醫院急診病房樓層做出明確規定,通常情況下,急診搶救室設置在一樓,以便重癥患者能最快得到救護,每個病區均設置搶救室,一般位于護理站和醫生辦公室附近,方便醫生護士快速處理緊急情況。
病區搶救室環境要求
室內保持整潔,溫度控制在22至24℃,濕度控制在50%至60%,病區搶救室內應配備搶救必需的設備和藥品,設備擺放有序,做到規范有序,地面應配備防水措施,墻壁應具備防撞、防塵功能,每日定期做好室內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并做好記錄。
病區設置醫務人員應急處理間的布局要求
1、每個病區設病床30~40張,每間病室設1~6張床,兩床之間應設隔簾,有利于治療、護理及維護病人隱私權;兩床之間的距離不少于1m。
2、豎向設計方面,首層層高1米,四層層高5米,確保CT檢查室、病房等室內凈高滿足要求,病房采用負壓隔離設計,配備全新風直流式空調系統,確保空氣流通與衛生,衛生間、緩沖間等尺寸需進一步優化,以提升使用體驗。
3、嚴格實施醫患分區,可分為清潔區、隔離區,兩區之間應設置相應的衛生通道或緩沖間(稱為半污染或潛在污染區),清潔區:在隔離病區一端設有醫務人員出入口(或稱通道)、醫務人員更衣室、衛生間、淋浴間、清潔庫房等,可設休息室、值班室,有條件的,可設置專家會診室和監控觀察室。
病區的設置布局及環境管理要求
1、物理環境:病區內應保持安靜,避免噪音,WHO規定的噪音標準,白天病區較理想的強度為35分貝~40分貝,整潔主要指病區護理單元,患者及工作人員的整潔,舒適溫度和濕度,病室應備溫濕度計,一般病室冬季的溫度以18℃~22℃為宜,嬰兒室、產房、手術室以22℃~24℃為宜。
2、良好的群體氛圍:病區內應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氛圍,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疾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病區整潔:主要指病區的空間環境及各類陳設的規格統一,布局整齊;各種設備和用物設置合理,清潔衛生。
4、病區管理:上午查房及治療期間,家屬管理工作應到位,確保病區秩序井然。
5、病區美化:環境美體現在布局、設施、用品的整潔和色調上,采用淺藍、淺綠等冷色調能營造出沉靜、富有生氣的氛圍。
6、物理環境統一管理:安靜、整潔、舒適、安全,床位間及公共通道、床底無雜物,病室內不亂掛衣物,不用電器燒生食,通過改善服務態度、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改善病區的安全設施、設置符合衛生學要求的流水洗手設備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因素,保障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