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登岳陽樓(陳與義)(一)譯文
- 2、登岳陽樓陳與義其一古詩翻譯賞析
- 3、登岳陽樓陳與義原文及翻譯
- 4、陳與義的岳陽樓記譯文
- 5、登岳陽樓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 6、登岳陽樓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登岳陽樓(陳與義)(一)譯文
宋·陳于義《登岳陽樓其一》白話釋義: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招牌靜止不動。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荊州),在湖山黃昏下徘徊。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
【譯文】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在湖山黃昏下徘徊。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登岳陽樓 (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頭聯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域。
陳與義 (其一)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注釋】①羈心,羈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晝,整天。③擾擾,紛亂動蕩的樣子。④悠悠,形容憂思不盡。⑤夕霽,傍晚的晴暉。
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 我登臨的地方,讓吳國和蜀國在這里分開。
登岳陽樓陳與義 (其一)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其二)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楓。
登岳陽樓陳與義其一古詩翻譯賞析
陳與義 (其一)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注釋】①羈心,羈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晝,整天。③擾擾,紛亂動蕩的樣子。④悠悠,形容憂思不盡。⑤夕霽,傍晚的晴暉。
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楓。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譯文 (其一)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招牌靜止不動。
宋·陳于義《登岳陽樓其一》白話釋義: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招牌靜止不動。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荊州),在湖山黃昏下徘徊。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
我們說,詩的意境是詩人的生活思想從各方面凝結而成的,至于創作方法和藝術加工,煉字煉句等等,只能更準確地把意境表達出來,并不能以這些形式上的條件為基礎從而醞釀成詩詞的意境。昔人探討創作問題,偏偏不從生活實踐這方面去考慮,當然就不免倒果為因了。
登岳陽樓 (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頭聯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域。
登岳陽樓陳與義原文及翻譯
1、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其二)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楓。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2、【譯文】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在湖山黃昏下徘徊。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3、從這里就可以領會到開頭的兩句“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本來含有一個什么樣的意境了 這兩句詩,從表面上看來,意境象是很簡單:詩人說他在若干年前就聽得人家說洞庭湖的名勝,今天居然能夠登上岳陽樓,親眼看到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鰲就認為:“‘昔聞’、‘今上’,喜初登也。
陳與義的岳陽樓記譯文
【譯文】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在湖山黃昏下徘徊。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譯文:投送邊荒經歷萬死兩鬢斑斑,如今活著走出瞿塘峽滟滪關。還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陽樓上對著君山。滿江的風雨獨自倚靠欄桿,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可惜我不能面對湖水,只在銀山堆里看君山。岳陽樓 唐代:元稹 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譯文:投送邊荒經歷萬死兩鬢斑斑,如今活著走出瞿塘峽滟滪關。還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陽樓上對著君山。滿江的風雨獨自倚靠欄桿,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可惜我不能面對湖水,只在銀山堆里看君山。
靖康之難發生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酒稅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與朋友悲傷國事,借酒澆愁,寫下了數首詩歌以記其事,本課所選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岳陽樓記譯文: 宋仁宗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貶謫到岳州當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已廢弛不辦的事情都興辦起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樓上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觀賞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譯文 帶著短劍到處歌吟,洞庭湖和青草湖,明凈的秋水深又深。在雄偉的岳陽樓上,眺望萬頃粼粼波光,迎著西風敞開衣襟。用不著帶酒登上高樓,問你有酒又與誰共斟?人世間的事不停變幻,只有湖中那一點君山,依然故我,自古如今。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唐代:杜甫 湖闊兼云霧,樓孤屬晚晴。
登岳陽樓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1、其一《登岳陽樓》二首都是七言律。其中第一首是詩人寫岳陽樓的開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鄭重其事。首聯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巨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
2、《登岳陽樓》杜甫的原文和翻譯如下:原文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翻譯 從前只聽說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3、登岳陽樓二首原文: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楓。
4、賞析 《登岳陽樓》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兩聯寫登岳陽樓所見,用凝練的語言,將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和宏偉壯麗的形象真實地描畫出來,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頸聯表現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
5、《登岳陽樓》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譯文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登岳陽樓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自身漂泊不定的悲涼 《登岳陽樓》寫于杜甫晚年,此時的他居無定所,飽受流離之苦,在這首詩中,也通過景物“洞庭”到“岳陽樓”的變遷,表現出了作者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一生蹉跎的悲涼之感。
表達了詩人雖然自己身世坎坷,但不忘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了對風雨飄搖中的大唐王朝深深的憂慮。
《登岳陽樓》通過寓情于景,表達了作者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抒寫出詩人眼睜睜看著國家離散而又無可奈何,空有一腔熱忱卻報國無門的凄傷。唐代杜甫《登岳陽樓》,原文為: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的《登岳陽樓》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全詩通過描繪岳陽樓周圍的景色和自己的處境,抒發了詩人眼睜睜看著國家離散而又無可奈何,空有一腔熱忱卻報國無門的凄傷之情。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終身遭遇感到的痛心和不平復雜情感。這兩句是寫詩人自己的處境。“無一字”指的是沒有一點消息,一點音信。
登岳陽樓抒發了詩人感懷家國,慨嘆時勢,無限悲痛和憂愁的情感。擴展閱讀:原詩:《登岳陽樓二首.其一》宋代: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