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歸共指白云鄉”的出處
“思歸共指白云鄉”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頎的《送從弟游江淮兼謁鄱陽劉太守》,這首詩不僅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游子歸鄉的深切期盼,也描繪了一幅江淮地區的春日景象,充滿了詩意與哲理。
以下是《送從弟游江淮兼謁鄱陽劉太守》的全文:
都門柳色朝朝新,念爾今為江上人。
穆陵關帶清風遠,彭蠡湖連芳草春。
泊舟借問西林寺,曉聽猿聲在山翠。
潯陽北望鴻雁回,湓水東流客心醉。須知圣代舉賢良,不使遺才滯一方,應見鄱陽虎符守,思歸共指白云鄉。
白云鄉的簡介
白云鄉,位于中國黑龍江省嫩江縣東南部,地處科洛河上游的右岸,與德都縣相鄰,鄉 *** 位于嫩江縣縣城東南方向,距離縣城大約75公里,這個地區因位于白云岱區域而得名,是一個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地區。
白云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1年,當時這里開始組建白云墾區,致力于農業生產和土地開墾,1973年,白云墾區改稱白云人民公社,1984年正式改為白云鄉,2001年,原麥海鄉并入白云鄉,全鄉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農作物有大豆、小麥、蕓豆等。
白云鄉人物簡介
白云鄉不僅風景優美,還孕育了眾多杰出人物,白云鄉教授,原名不詳,出生于1956年的河北館陶,是一位擁有深厚教育背景的學者,他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享有國務院 *** 特殊津貼,并在美術界擔任多個重要職務。
白云鄉教授,男,漢族,1956年生,河北館陶人,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 *** 特殊津貼,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河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河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央文史館書畫研究院學部委員,政協河北省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白云鄉基本簡介
白云鄉,位于黑龍江省嫩江縣東南部,地處科洛河上游的右岸,與德都縣相鄰,鄉 *** 位于嫩江縣縣城東南方向,距離縣城大約75公里,這個地區因位于白云岱區域而得名,是一個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地區。
白云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1年,當時這里開始組建白云墾區,致力于農業生產和土地開墾,1973年,白云墾區改稱白云人民公社,1984年正式改為白云鄉,2001年,原麥海鄉并入白云鄉,全鄉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農作物有大豆、小麥、蕓豆等。
白云鄉還孕育了眾多杰出人物,如上文提到的白云鄉教授,他在教育、美術等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