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調查報告
一是在農村學校內部,構建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手拉手”活動。
有91%的留守兒童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99%對自己生活在中國感到滿意;有84%的留守兒童對未來抱有希望,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兒童與母親關系很好,84%與父親關系很好,大多數留守兒童將母親視為最重要的支持來源。
關于留守兒童實踐調查報告范文1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
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調查報告 1 基本情況 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全縣60歲以上老年人26498人,占總人口的17%,80歲以上老年人20xx人,占總人口的0。
談談你對留守兒童問題的看法
1、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下面這段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化問題肯定能體現出政治書上的某些觀點,對你肯定是有幫助的。 留守兒童正處在個體社會化的重要時期,作為社會化影響因素之一的家庭教育對兒童順利實現其個體社會化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2、留守兒童的介紹 2012年9月, 教育 部公布義務教育隨遷子女超1260萬,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2200萬。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留守兒童”的事件,讓人們對留守兒童問題心理的剖析深入,使得一部分留守兒童的成長壓力增大。
3、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以父母一方或雙方不在身邊,他們的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受到嚴峻地挑戰。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意識淡薄。
4、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一是親情缺失,性格叛逆。留守兒童均“十分想念父母親”,但幾個月、一年甚至幾年見不到父母親是家常便飯。
5、缺乏父母關愛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父母的關愛對孩子的成長不可或缺。對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時期的中小學生來講,在學習、生活、自身的變化等方面有太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只有父母才能有效解決。
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會引發哪些社會問題
教育問題 留守兒童不但無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關愛,而且缺乏正常完整的家庭教育。在學習方面,大部分農村人教育觀念落后,留守兒童的學習長時間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
,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在家長、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鏈中出現“斷層”,因此,極易產生生活失助、學業失教、行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傾向,形成一定程度的反社會人格。對社會穩定產生不良影響。
三是疏于照顧,人身安全不容忽視。監護責任不落實,監護人缺乏防范意識,兒童防護能力弱,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
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一是監護不力,九年義務教育難以保證。
父母雙方都外出流動,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況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超過了半數,比例高達517%。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留守兒童會產生哪些社會性問題
留守兒童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關愛,留守兒童容易感到孤獨和焦慮,往往會出現自卑、內向、抑郁等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的發展。留守兒童的學習也可能受到影響。
心理缺陷留守兒童長期被托養或寄養,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理缺陷,由于老人溺愛或親友疏于管教而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文化斷層和全民素質下降留守兒童導致文化的斷層和全民素質的下降。
最主要的社會問題是:留守兒童的主要權益受到侵害。
,家庭和相應的社會保障是兒童身心正常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孩子是人的一生中具有可塑性的最好階段,在這段時間如果對孩子的監護處于真空或半真空狀態,他們失去家庭的監控和教育,其后果將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