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唐·杜甫古詩帶拼音
《登高》一詩,唐代詩人杜甫所作,以風骨遒勁、意境深遠著稱,以下為該詩的拼音版本,供您欣賞:
登高(dēng gāo) 唐·杜甫(dù fǔ)
fēng jí tiān gāo yuán xiào āi
zhǔ qīng shā bái niǎo fēi huí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登高》是杜甫在大歷二年(767年)秋于夔州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歲月蹉跎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無常、命運多舛的悲嘆。
《登高》原文
1、原文:
唐代·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的嘯聲顯得格外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鳥兒在空中盤旋。
無邊的樹葉蕭蕭地飄落,長江滾滾涌來。
我在萬里悲秋中常常作客,百年來多病獨登高臺。
艱難困苦,令人苦惱,白發(fā)增多,新近停止了飲酒。
《登高》原文及翻譯
原文:
唐代·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翻譯:
風急天高,猿猴悲鳴,湖水清澈,沙灘潔白,飛鳥歸巢。
無邊無際的枯葉落下,長江滾滾向東流。
我長久地漂泊異鄉(xiāng),多年來飽受疾病之苦,獨自登上高臺。
困難和痛苦使我的頭發(fā)變成銀白,我以凄涼的身影,停止了喧囂的宴會。
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
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霜鬢:增多了白發(fā),如鬢邊著霜雪。 繁,這里作動詞,增多,潦倒:衰頹,失意,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陽登高,例應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說“新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