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惡如仇的含義
“疾惡如仇”這一成語,意指對惡劣的事物和壞人持強(qiáng)烈的憎惡之情,如同對待仇敵一般,這種情感表達(dá)了對正義和良知的堅定捍衛(wèi),以及對邪惡的堅決 *** 。
【來源】該成語最早見于清·梁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蔡木龕》:“嫉惡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語必刺入骨。”
【近義詞】疾惡如仇
【反義詞】善惡不分
【語法】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帶有明顯的褒義色彩。
疾惡如仇的詳細(xì)解釋
疾惡如仇,疾,意為強(qiáng)烈地憎恨;惡,指的是一切惡劣的事物或行為,成語的字面意思是,對惡行和惡人懷有如同對待仇敵般的憎恨。
疾惡如仇這一成語,強(qiáng)調(diào)了人們對待惡行的堅決態(tài)度,反映了一個人堅定的道德立場和正直的人格品質(zhì)。
疾惡如仇的用法
疾惡如仇作為一個成語,可以靈活地用在不同的語境中,既可以作為謂語,也可以作為定語,表達(dá)對惡行的強(qiáng)烈反對和譴責(zé)。
“他一生疾惡如仇,對任何形式的邪惡都絕不姑息。”(作謂語)
“這位法官疾惡如仇,對犯罪行為毫不手軟。”(作定語)
疾惡如仇的拼音
疾惡如仇的拼音是:jí è rú chóu
疾惡如仇的出處
疾惡如仇這一成語的典故最早出自西漢時期桓寬的《鹽鐵論·除狹》。
疾惡如仇的故事
在歷史上,有許多人物以其疾惡如仇的品質(zhì)被傳頌,東漢太尉陳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陳蕃一生剛正不阿,對邪惡勢力毫不妥協(xié),他疾惡如仇的精神被后人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