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的“術”應讀作“zhú”
“白術”在中醫藥學中是一種常用的藥材,其名稱中的“術”字讀作“zhú”,這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葉邊緣有刺,花朵呈紫紅色,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術”字的讀音與含義
“術”字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不同的讀音對應不同的用法:
shù:指技藝、技術、藝術、武術、學術等,如“技術”、“學術”;
shú:古同“稾”,指黏高梁;
zhú:指白術這種植物,如“白術”、“蒼術”。
白術的詳細信息
白術,學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屬于菊科、蒼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入藥,具有健脾、利濕、止汗等功效,白術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云南、貴州等山區濕地。
白術的藥用價值
在中醫藥中,白術具有以下藥用價值:
健脾: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利濕:消除體內濕氣,改善水腫;
止汗:治療盜汗、自汗等癥狀。
白術的正確讀音與發音規律
白術的正確讀音為“bái zhú”,bái”讀第一聲,“zhú”讀第四聲,在發音時,應注意“zhú”的“zh”發音為“j”的音,避免誤讀為“zhu”。
了解白術的正確讀音和藥用價值,對于中醫藥愛好者來說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