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變化
病死豬肉的皮膚表面通常呈現(xiàn)充血或出血點,形成紅或紫紅色斑塊,脂肪可能呈現(xiàn)出粉紅色、 *** 甚至綠色。
血液變化
病死豬肉體內(nèi)血管中充滿大量暗褐色、凝固的血液,導(dǎo)致肉色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深黑紅色,切面大部分可見黑紅色血液浸潤區(qū),并伴有血滴流出。
表皮特征
與法醫(yī)鑒定尸體生前死亡還是死后受傷類似,病死豬肉表皮可能出現(xiàn)充血或出血,紫紅色塊或 *** 隆起疹塊,擠壓時會有暗紅色血汁滲出,新鮮豬肉由于死亡時間不長,肉質(zhì)鮮紅,無異味,表面濕潤,不干燥。
瘦肉顏色
健康豬肉瘦肉呈紅色或淡紅色,而病死豬肉瘦肉顏色偏深或呈暗紅色。
嗅覺檢驗
健康豬肉具有鮮美的肉味,無異常氣味,相比之下,病死豬肉帶有血腥味、腐臭味或其他異味。
彈性檢查
健康豬肉肉質(zhì)緊實有彈性,按壓后的凹陷可以迅速恢復(fù),病死豬肉彈性差,指壓后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fù),稍有氨味或酸味。
其他特征
肌肉和脂肪情況:正常肉呈鮮紅色或淡紅色,脂肪呈白色或微 *** ;病死肉呈暗紅色或黑紅色,有時肌肉組織有血斑,脂肪多呈粉紅色。
皮膚顏色:正常肉皮膚潔白,病死肉皮膚呈紅色或紫紅色,有時有血斑。
殺口情況:正常肉宰殺后殺口外翻,切面不整,周圍組織血液浸染較大。
如何辨別病死豬肉
觀察表皮
病死豬肉:表皮上有形狀不同的疹塊、斑點、出血點,甚至出現(xiàn)暗紅色彌漫性出血。
新鮮豬肉:表皮白凈,部分毛囊下有血,但拔掉毛看毛根,血色為鮮紅。
聞氣味
新鮮豬肉:具有正常的肉味。
病死豬肉:有血腥味、腐臭味或其他異味。
檢查彈性
新鮮豬肉:肉質(zhì)緊實有彈性,按壓后的凹陷可以迅速恢復(fù)。
病死豬肉:彈性差,指壓后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fù)。
觀察脂肪
新鮮豬肉: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澤。
病死豬肉:脂肪呈紅色、 *** 或綠色等異常色澤。
觀察肌肉顏色
新鮮豬肉:顏色鮮艷,瘦肉部分一般呈鮮紅或粉紅色,肥肉潔白有光澤,肥瘦分明。
病死豬肉:顏色較暗,瘦肉暗紅,肥肉發(fā)灰,肥瘦界線不明顯,有時皮和肉之間有“血肉模糊”的感覺。
觀察手感
新鮮豬肉:肉質(zhì)緊實,手感好。
病死豬肉:肉質(zhì)松軟,手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