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通過多年水文資料的不同保證率水資源供需情況分析,黨河綠洲水資源較為緊缺、只有在偏豐年可基本達到供需平衡,其余各水平年均為需大于供,且供需缺口較大,靠超采地下水維持(表10-8)。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則:近期和遠期相結合;流域和區域相結合;綜合利用和保護相結合;微觀和宏觀相結合;經濟、社會、科技三位一體統一考慮;水循環系統綜合考慮。近期和遠期相結合:考慮當前和未來的需求,以及水資源的長期規劃。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意義如下:是國家和地方 *** 制定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和保護生態環境必須進行的行動。是進行水源工程和節水工程建設,加強水資源、水質和水生態系統保護的重要依據。是通過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弄清楚水資源總量的供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資源平衡分析作為土地整理的基礎與前提,其主要內容包括可供水資源總量分析、需求水資源總量分析,以及可供總水量與需求總水量的供需平衡分析。
河西走廊是商品糧基地,它北面卻是戈壁沙丘的原因?
1、關于北面沙丘,緯度、地勢較高,水源匱乏,早期不合理放牧、不合理耕作破壞植被等等一系列條件導致。
2、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引水灌溉條件好,便于開發利用,是河西走廊綠洲主要的分布地區。 人口與農業:河西走廊一向是人口聚居區,也是古時的邊防重點,軍隊在這里駐守。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甘肅省重要農業區之一,是我國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
3、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引水灌溉條件好,便于開發利用,是河西走廊綠洲主要的分布地區。人口與農業: 河西走廊一向是人口聚居區,也是古時的邊防重點,軍隊在這里駐守。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甘肅省重要農業區之一,是我國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
4、河西走廊氣候干旱,許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連山冰雪融水豐富,灌溉農業發達。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甘肅省重要農業區之一,是我國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它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
5、珠江三角洲分類 第一類,是南方原有高產商品糧基地,包括長江三角洲、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5片。這類基地人多田少,地處亞熱帶,自然條件優越,農作物生長季節長,可一年多熟。
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利用中心職工待遇怎么樣
1、好。根據BOSS直聘網查詢得知,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利用中心職工工資在4000-5000元,享有五險一金,旅游團建,住宿補貼福利。
2、根據水文局公開招聘信息顯示,水文局的薪酬水平較為穩定,除基本工資外還包括績效工資、津貼、補貼等,具體待遇根據不同職位而定。例如,水文監測工程師的月薪為8000-12000元,高級工程師的月薪為10000-15000元,而局領導的薪酬則更高。
3、天津市水文水資源管理中心待遇一般。水文中心工資待遇比一般全額事業單位(教師除外)工資略高,原因是工作內容帶有勘測性質,所以有一項補貼,對應的某項職務工資也比較高。各地級市水文分中心下屬設有水文站,水文站職工享受所在的鄉村的鄉鎮補貼,收入會更高些。
4、好。根據查詢吉林省水文水資源局官網得知,吉林省水文水資源局待遇非常好。提供各種培訓機會,包括內部、外部和職業規劃,薪酬水平較為穩定。根據職位不同而定,發放節日福利,如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還有職工宿舍或租房補貼。
5、太湖流域水文水資源監測中心待遇好。根據相關 *** 息顯示收入:按國家要求繳納五險一金,轉正后年收入8-10萬元左右,免費提供食宿。
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歷史
地下水開發利用現狀 1999年以來,松嫩平原降水量一直偏少,受其影響地下水補給量也相應減少,降水減少又導致地下水開采量增大,進而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原有的地下水下降漏斗進一步擴大,地下水可開采資源減少。目前,全區地下水開采量為51594×108m3/a,枯水年全區地下水開采量將達到65×108m3以上。
當戰爭爆發時,人口大量外遷,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的破壞,渠系報廢,耕地荒蕪,地下水開采量和泉水引用量大量減少;而當戰爭結束后,人口回遷,又進行新一輪的土地開發熱潮,地下水資源開采量及泉水引用量相應增大。綜觀這一時期地下水的開發,總體表現出從古至今,隨時間的遷移,開采利用量呈交替上升的趨勢。
人類大規模的開發利用地下水源,是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歐洲國家進入工業化革命之后,隨著鉆井機械技術的進步,工業、農業、城市迅速發展,供水量急劇地擴大,促使人們開始大規模的利用地下水源。
對太原市的地下水開采歷史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該區的地下水開采歷史與地面沉降演變歷史非常相似。
在20世紀后50年中,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進程,我國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50~1980年,地下水由少量開采猛增至700億m3/a,占當時全國用水量的18%左右。
世紀60年代以前地下水開發主要集中于城市和村鎮,供人畜飲用,60~70年代初,農用機井開始出現,但地下水開采量不是很大,70年代末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提高,80年代以后,地下水成為該地區用水的主要水源。20世紀70、80、90年代全區地下水平均開采量分別為:53×1083/a、90×1083/a、206×1083/a(圖2-17)。
疏勒河流域
發源于祁連山脈西段托來南山與疏勒南山之間的疏勒腦,西北流經肅北縣的高山草地,貫穿大雪山到托來南山間峽谷,過昌馬盆地。出昌馬峽以前為上游,水豐流急,昌馬堡站平水年年均流量28立方米/秒,年徑流量81億立方米。出昌馬峽至走廊平地為中游,向北分流于大壩沖積扇面,有十道溝河之名。
疏勒河流域地下水綜合功能可持續性最弱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下游盆地疏勒河古河道、玉門關西后坑至灣窯自然保護區、花海盆地井灌區東部。 圖8-13 疏勒河流域地下水綜合功能可持續性分布圖 (五)地下水功能區劃 根據疏勒河流域地下水功能評價結果,進行地下水功能區劃,劃分2個二級區和7個三級區(圖8-14)。
黨河是疏勒河的主要支流,于肅北黨城灣出祁連山。歷史上曾于安西西湖—敦煌北湖一帶匯入疏勒河。1978年黨河水庫修建后,敦煌以北基本斷流,大部分河水被引入灌區,灌溉敦煌綠洲。
根據疏勒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復轉化的特點,全流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配,合理分配工農業用水、中下游用水、工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用水比例,以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和創造最佳的生態環境。
根據查詢百度百科得知,疏勒河是甘肅省河西走廊內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古名籍端水,冥水等。干流經青海省天峻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省肅北縣酒泉市、玉門市、瓜州縣酒泉市、敦煌市。疏勒河總長945公里,流域面積101884平方公里。疏勒河是一條河流不屬于任何市,流域廣闊,途徑多個市縣。
疏勒河出山口處河流分叉較多的原因:疏勒河流域位于甘肅河西走廊西端,是中國河西走廊三大內陸河流之一。源出青海省祁連山脈西段疏勒南山和托來南山之間的沙果林那穆吉木嶺。向西北流,通過音德爾達坂東北坡羅溝轉北流入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