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鰭瑪麗魚的養護要點
在家中進行高鰭瑪麗魚的飼養時,需特別注意以下幾點,這類魚有啃食石頭的習性,因此在水族箱中布置時,應選用圓滑的石頭置于底部,以防傷害到它們的吻部,高鰭瑪麗性情溫和,不會攻擊其他觀賞魚,適合與其他魚種混養,這類魚的飼養相對簡單。
瑪麗魚體質健壯,易于飼養,它們食性雜,除偏愛動物性餌料外,也愛吃植物性餌料,如水草和缸壁上的青苔,若水質環境不佳或魚嘴受傷,它們易感染細菌,引發口霉病,性情溫和,適合與其他魚種混養,適宜飼養水溫為18℃至30℃,偏好弱堿性硬水,餌料以魚蟲為主,也可食用顆粒飼料,繁殖水溫24℃至26℃,雌魚臨產前腹部有明顯的胎斑,每次產仔20至150尾,繁殖周期為一個月。
瑪麗魚,又稱皮球魚,適宜在18-24℃的水溫中飼養,偏好弱堿性硬水環境,主要以蟲魚為食,同時也能消化顆粒飼料,繁殖時,水溫需維持在24-26℃,雌魚產前腹部會顯現出明顯的胎斑,每次產仔數量為50至150尾,每月產仔一次,為保持水質弱堿性,飼養過程中應定期添加適量的鹽。
瑪麗魚有多個品種,如燕尾黑瑪麗、高鰭金瑪麗、三色瑪麗、珍珠瑪麗、金瑪麗和銀瑪麗等,飼養水溫為18至24℃,偏好弱堿性硬水,餌料以魚蟲為主,也可食用顆粒飼料,雄魚體型較瘦小,臀鰭為棒狀尖形;雌魚體型較粗壯,臀鰭圓形,繁殖水溫24至26℃,雌魚臨產前腹部有明顯的胎斑,每次產仔50至150尾,每月產仔一次。
為保障小魚安全,最好將它們與大魚隔離,單獨飼養,幼魚可喂蛋黃水,蛋黃水的制作方法如下:將雞蛋煮熟,取新鮮蛋黃,冷卻后放入絲襪中,在水中擠壓、晃動,析出的成分會染混水質,這就是蛋黃水,喂養時,由于蛋黃水營養適合幼魚吸收,故在小魚出生后三至五天內應喂食蛋黃水。
瑪麗魚的養護指南
瑪麗魚是一種易于養護的魚種,相較于其他熱帶魚,瑪麗魚不僅能在溫水中生存,也能在稍低的水溫中存活,最低溫度可達10℃,它們的耐污能力強,對水質的要求不高,還能忍受低溶氧的環境,因此非常容易養護。
瑪麗魚的養殖難度較低,它們對水溫和水質的要求都不高,不挑食,因此深受養魚新手喜愛,水溫方面,瑪麗魚偏好22至28度的水溫,若水溫低于18度,易引發水霉病或白點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瑪麗魚幼崽的養護有一定難度,幼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如成魚,需要悉心照料,若養護不當,可能導致幼魚生長緩慢,甚至死亡,瑪麗魚沒有護幼習性,可能會吃掉自己生的小魚。
三色瑪麗魚的養護難度并不高,它們對環境的要求不嚴,用心照顧后容易養活,食性廣泛,食物準備方便,三色瑪麗魚是一種容易養護的魚種。
燕尾瑪麗魚并不難養,它們是雜食性魚種,對食物接受度高,容易準備食物,對水溫、水質等環境條件要求不高,在水質條件一般的水中也能正常生長,從食物和水質的角度來看,燕尾瑪麗魚的養殖難度并不高。
白瑪麗魚的養護方法
白瑪麗性情溫和,適合與其他性情溫和的魚類品種混養,它們偏好弱堿性硬水(如曬過的水),在水溫為23至28攝氏度的環境中生活良好,對水溫變化敏感,建議不要一次性更換全部水,而是常部分換水,抽出部分老水和糞便,添加部分新水。
白瑪麗魚飼養容易,對水質要求不高,喜歡弱堿性的硬水,適宜飼養水溫為20至24攝氏度,水溫低于18攝氏度易患水霉病和白點病,白瑪麗性情溫和,從不攻擊其他魚,是混養的好品種,它們是雜食性,可常喂些開水燙過的碎 *** 葉。
白瑪麗魚對水質要求不高,喜歡弱堿性的硬水,適宜水溫為20至24攝氏度,水溫低于18攝氏度易患水霉病和白點病,性情溫和,從不攻擊其他魚,是混養的好品種,雜食性,可常喂些開水燙過的碎 *** 葉。
白瑪麗魚的生活習性
白瑪麗性情溫和,從不攻擊其他魚,是混養的好品種,它們是雜食性,可常喂些開水燙過的碎 *** 葉,白瑪麗魚飼養容易,對水質要求不高,喜歡弱堿性的硬水,適宜水溫為20至24攝氏度,水溫低于18攝氏度易患水霉病和白點。
白瑪麗魚對水溫變化敏感,喜歡植物性飼料,能刮食水草和玻璃壁上的藻類,可適當投喂些 *** 葉等,該魚需要在有一定光照的環境下生長,性情溫和,易與其他小型魚類混養,繁殖習性:卵胎生,雄魚臀鰭特化成交接器,雌魚正常。
瑪麗魚是雜食性,飼養時可以喂食一些燙過的碎 *** 葉,它們有兩點特別之處:它們偏愛硬水,即使在熱帶帆鰭瑪麗(珍珠瑪麗)通常喜歡的微酸軟水中,也會感到不適并表現出躁動,換成硬水后,它們的活動明顯減少;它們的素食傾向較強,可能反映出它們較為膽小,不適宜與快速游動的魚混養。
瑪麗魚體質健壯,易于飼養,甚至可以忍受10℃左右的低溫,但長時間的低溫環境,同樣容易導致它們受霉菌感染生病,直至死亡,瑪麗魚自仔魚初生后的35至45天后,即發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