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關于白族的民風民俗
- 2、白族人有哪些禮儀和禁忌濫埌慪
- 3、白族民俗文化有哪些
關于白族的民風民俗
1、白族服飾多樣,老年男子多穿對襟短衣、大襟長衫,頭戴瓜皮小帽;青年男子則喜穿藍白對襟衣,頭戴瓜皮帽或包頭、氈帽。婦女服飾色彩豐富,喜戴銀、玉耳邊環、柳葉耳環,手鐲有滑標、扭絲、平扁銀、玉鐲等。 白族婚姻習俗中,說親、訂婚、結婚等步驟嚴謹。迎親時,過去多騎馬或坐轎,吹嗩吶接親。
2、蝴蝶會 民間稱為“蝴蝶會”,白族民間娛樂風俗。流行于云南大理地區。每年農歷四月十五日前后,是蒼山去弄峰下蝴蝶泉邊彩蝶最多的時節,大如手掌,小似錢幣,五彩繽紛,美麗異常。附近群眾紛紛前去觀賞彩蝶,舉行野餐,談演洞經古樂,祈禱風調雨順,年輕人借此談情說愛,尋找意中人。
3、白族婚禮中的“背婚”習俗,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頗為流行。在特定地點,陪嫁的人們會將嫁妝疊放成兩大摞,新郎背著新娘圍繞嫁妝繞“8”字形行走,這一儀式充滿了喜慶與祝福。“蝴蝶會”是白族的傳統節日活動,在云南大理地區廣為人知。
白族人有哪些禮儀和禁忌濫埌慪
1、進餐時,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輩依次坐兩旁或下首,并隨時要為長輩和客人添飯加湯,熱情侍候。 旅游?民俗卷!如果你去拜訪白族朋友或探望病人時不要在上午,以下午或晚間為宜。正月初一這天不要串門。斟茶只斟半杯,喝完再續,如果斟滿杯則被認為不禮貌。婦女分娩時,不要上門。
白族民俗文化有哪些
火把節。火把節是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 *** 、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白族繞三靈。
火把節:這是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被認為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甚至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各個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不盡相同,大多數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動包括 *** 、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和選美等。
白族的節日有:三月街民族節、火把節、三月二十還魂節。 三月街民族節:這是白族一個極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在農歷三月,人們會聚集在市集上,進行各種商品交易和文化交流。節日期間,歌舞表演、賽馬等民俗活動豐富多彩。
宗教信仰: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語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簡稱,意即“我的主人”。他們是白族村社的保護神,有的一村供奉一個本主,也有幾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況。此外,道教、基督教在白族群眾中也有一定影響。
火把節:白族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尚待研究,民間流傳的起源包括“火燒松明樓”的故事和人們對火的崇拜,祈求五谷豐登。火把節不僅是白族唯一的共同節日,也是全年節日中最為正式和隆重的本土節日。 三月街:也稱觀音市或觀音會,已有千年歷史,現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火把節:這是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甚至被譽為“東方的狂歡節”。雖然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不盡相同,但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包括 *** 、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和選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