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一直不明白,二戰時期,美軍為什么不直接攻打日本本土呢?
- 2、1945年美軍草擬進攻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是什么?
- 3、二戰中,如果美國堅持不在日本投原子彈,世界歷史會是什么走向?
- 4、二戰末期準備登陸日本本土的盟軍作戰計劃是怎樣的?
- 5、急求一份占領日本的周密作戰計劃
一直不明白,二戰時期,美軍為什么不直接攻打日本本土呢?
1、二戰時期美軍打日本是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人反擊,但是美國沒有直接攻打日本本土,是因為美國當時還在和德國打仗。
2、并不是沒有想過,沒落行動劍指東京 其實在很多人不知道的,在敲定使用原子彈之前,盟軍總參謀部早已擬定好了針對日本本土的進攻計劃,代號沒落行動,先后登陸并占領日本九州島和關東平原,依托這兩地的機場和登陸點輸送部隊,劍指東京,擊潰日本。
3、美軍在塞班島,硫磺島,瓜島等戰役中雖然獲勝。但損失也不小。當時日本把大部分兵力撤回國內,準備同盟軍血戰到底。據盟軍司令部估計,若進攻日本本土盟軍將會損失一百多萬人。美國承受不起。
1945年美軍草擬進攻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是什么?
1、年美軍草擬進攻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準備分兩個階段登陸日本:1945年9月占領本土南部;1946年3月攻占東京。以沖繩之戰為例,鑒于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盟國估計要一寸寸地征服日本本土,可能要損失100萬美國人和50萬英國人。而美國的首腦人物及有關人員認為,倘若首先使用原子彈,情況將會大為改觀。
2、美軍一旦占領沖繩島,就可以切斷日本與其在華南、 *** 和荷屬東印度群島駐軍的海上聯系,為進攻日本本土建立一個有利的前進基地,因此,美軍最高統帥部從1945年1月起就制定了進攻沖繩島的“冰山作戰”計劃,調動的總兵力達45萬余人,艦艇1500余艘(其中航母36艘),飛機2500架。
3、沒落行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代號奧林匹克,目標是登陸并占領九州島南部,建立航空基地,為第二階段作戰提供空中支援,登陸日為1945年11月1日(X日);第二階段代號冠冕,美軍將在東京灣東西兩側登陸,向北齊頭推進,合圍東京,在關東平原上與日軍一決雌雄,登陸日為1946年3月1日(Y日)。
4、一個是美軍擬定的攻取日本的作戰計劃是這樣的:1945年9月占領日本本土南部。1946年3月攻占東京。但鑒于日本頑抗的立場,盟軍將不得不以高昂的代價征服日本,估計會損失100萬美國人和50萬英國人。而倘若首先使用原子彈,則情況將會大為改觀。
5、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攻占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第一階段稱為“奧林匹克行動”。你可以看看這個,挺全的。
二戰中,如果美國堅持不在日本投原子彈,世界歷史會是什么走向?
你不能盲目直接斷言,如果美國不投原子彈,世界歷史會發生很大變化。如果美國堅持不在日本投原子彈,世界歷史的走向肯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應該和1945年美日為占領和保衛日本而準備的作戰計劃相比較。運營計劃實施后會發生什么?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日本的人都是拍當兵的。
我認為原子彈僅僅是促進二戰結束的一個方面,并不起決定性作用。所以如果美國堅持不在日本投原子彈,世界的歷史仍然不會改變,還是那樣的結局,原子彈只不過是減少了二戰結束的時間。
如果美國不用原子彈,日本會繼續抵抗,不會輕易投降。二戰后期美國加入戰局,美國的戰略是先歐洲后亞洲,美國先幫助歐洲同盟打敗了德國,然后在太平洋戰場戰勝日本。日本當時還有很多兵力,并且國內也有抗戰到底的聲音,如果當時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日本國內會一直支持抗戰到底,不會選擇輕易投降。
如果美國不在后期向日本投放兩顆原子彈的話,那么日本在此后必定也會無條件投降,因為此時的日本已經走投無路,不僅是戰爭裝備、補給、資源、兵源、生產力、民心等各個方面,在堅持下去的話,遲早都是要失敗的,而唯有無條件投降才是日本 *** 乃至人民最好的歸宿。
日本士兵會負隅頑抗到底,日本會陷入黑暗。如果美國不往日本投原子彈,日本不會看到和美國的差距,會負隅頑抗到底,為了讓日本投降,只能出兵日本本土作戰,那么日本本土會因為戰爭遭受重創,日本的經濟不會在二戰后迅速恢復,適齡的男性人口也會急劇下降。
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使日本軍國戰爭狂們意識到再打下去,會有滅族的危險,不得不投降,一定意義上加速了二戰的結束。如果美國沒有投下原子彈,日本還會茍延殘喘一段時間。但此時的中國戰場已開始了對在華日軍的反擊作戰。
二戰末期準備登陸日本本土的盟軍作戰計劃是怎樣的?
1、為此,盟軍聯合司令部專門制定了一套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被稱為沒落行動。
2、沒落計劃。當時的日本處于孤立無援的狀態,如果美國將其海域都包圍起來,那么日本就會被徹底斷掉補給,而憑日本自己的糧食儲備是撐不了多久的。
3、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的一般過程是,轟炸機首次轟炸了德軍在諾曼底的所有軍事目標,如防御工事、運輸線、倉庫和運輸中心,持續數月;在登陸的當天,海軍艦隊的一批轟炸機和海軍武器攻擊并壓制了德國海岸的陣地,掩護登陸部隊登陸。
急求一份占領日本的周密作戰計劃
1、一個是美軍擬定的攻取日本的作戰計劃是這樣的:1945年9月占領日本本土南部。1946年3月攻占東京。但鑒于日本頑抗的立場,盟軍將不得不以高昂的代價征服日本,估計會損失100萬美國人和50萬英國人。而倘若首先使用原子彈,則情況將會大為改觀。
2、富士山計劃。美國為日本做出了這么多針對的計劃是因為美國想快點結束戰爭,當時的三個法西斯國家只剩下日本沒有投降了,并且日本還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美國就更加有正當的理由攻擊日本了。
3、八月風暴行動是在蘇聯正式加入太平洋戰爭,也就是對日宣戰之后開始的。在周密的部署下,蘇軍從西、北、東三個方向對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進行打擊。日本投降的老照片就西線而言,蘇聯紅軍完全越過了蒙古的崇山峻嶺和沙漠,直接偏離了他們的鐵路補給線。這一行為超出了日本的預期,讓日本措手不及。
4、作戰計劃 1937年8月28日,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表示抗戰決心,把行營(前線總指揮部)設于雁門關下的嶺口村一所窯洞,并同行營人員及八路軍總政委周恩來會商,制定了《第二戰區平型關戰役計劃》。
5、第計劃太復雜 這種“考慮周密”的復雜的作戰計劃在實戰中往往難以實現,簡單的計劃更好些,因為實戰中各艦不可能象平時一樣沒有干擾的實施計劃,就仿佛射門的足球運動員,在拉拉扯扯之下復雜花哨的動作往往難以成功。日本海軍最后一場大戰:萊特灣大海戰,就是敗在了一個縱橫幾千公里的“周密”的復雜作戰計劃上。
6、年上半年,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的逐漸好轉,盟軍著手實施一項關鍵的軍事行動,即霸王作戰計劃。日本陸軍在中國大陸的困境使其海空軍力疲于應對美軍,意大利已向盟軍投降,羅馬也被占領,蘇德戰場上蘇軍的攻勢迫使德軍防線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