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關于岳陽樓的名句賞析
1、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一名句以浮字靈動地描述出岳陽樓江景的磅礴和優(yōu)美。又點名了地理位置,對仗工整?!竞單觥看髿v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峽,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這年冬天,杜甫從公安到了岳陽,這首詩就是登岳陽樓后所作。
2、岳陽樓上月,清賞浩無邊。——范仲淹《送韓瀆殿院出守岳陽》賞析:結(jié)尾“岳陽樓上月,清賞浩無邊”一句,目光如炬,胸臆開張,不愧為寫岳陽樓的名句。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S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一》賞析:還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陽樓上對著君山。
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釋義: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4、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唐代:杜甫《登岳陽樓》白話文釋義:以前的日子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愿終于登上岳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5、“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碧?元稹《岳陽樓》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西江。釋義:岳陽樓紅日斜照樓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寂寞失時地看向那殘春,仿佛有著千頭萬緒難以表達的情意,伴隨著湖水從窗子溢出并流向沒有盡頭的長江。
《登岳陽樓》賞析
1、岳陽樓,在巴陵縣 (今湖南省岳陽縣) 西城上。它下臨洞庭,為游覽勝地?!捐b賞】首聯(lián)運用流水對,順暢自然:過去“我”早就聽說過洞庭湖,今天終于(有幸)登上了岳陽樓。在敘述中詩人含有幾多的感慨。頷聯(lián)氣魄宏偉,寫出了洞庭湖氣象的壯闊: 吳楚之地好像被它分裂為二,整個天地像日夜浮浸在湖中。
2、賞析:全詩純用賦法,從頭到尾都是敘述的筆調(diào)。以往一些學者認為詩用賦法,沒有形象,沒有詩味。事實上,賦法是詩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點是不注重詩的語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著力創(chuàng)造詩的總體意境?!兜窃狸枠恰氛沁\用賦法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的典范。
3、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兩聯(lián)寫登岳陽樓所見,用凝練的語言,將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和宏偉壯麗的形象真實地描畫出來,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
4、《登岳陽樓》主要是塑造了詩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這種感情與個人遭遇的悲慘、個人抱負的不能施展,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詩在歷史與現(xiàn)實、國家與個人種種矛盾之中,顯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動人。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5、賞析:《登岳陽樓》主要是塑造了詩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這種感情與個人遭遇的悲慘、個人抱負的不能施展,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詩在歷史與現(xiàn)實、國家與個人種種矛盾之中,顯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動人。原文: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登岳陽樓杜甫賞析_登岳陽樓閱讀答案
安史之亂,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人民的深重災難,杜甫個人的悲慘遭遇,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頭,并隨著詩人—起登上了岳陽樓。他高興不起來。應當說“今上岳陽樓”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來了,這是一聲長嘆,長嘆的內(nèi)里是一團憂國憂民、傷時傷世的感慨。
賞析:全詩純用賦法,從頭到尾都是敘述的筆調(diào)。以往一些學者認為詩用賦法,沒有形象,沒有詩味。事實上,賦法是詩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點是不注重詩的語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著力創(chuàng)造詩的總體意境。《登岳陽樓》正是運用賦法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的典范。
賞析:《登岳陽樓》主要是塑造了詩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這種感情與個人遭遇的悲慘、個人抱負的不能施展,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詩在歷史與現(xiàn)實、國家與個人種種矛盾之中,顯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動人。原文: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譯文:從前只聽說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沒有得到親朋故舊一字音信,年老體弱之身只剩一葉孤舟。關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憑欄遙望胸懷家國淚水橫流。賞析 這首詩意境開闊宏麗,表現(xiàn)手法變化多樣。
《登岳陽樓》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咀⒔狻浚簠浅洌簠浅傻卦谖覈鴸|南;坼:分裂。乾坤:指日、月。戎馬:指戰(zhàn)爭。關山北:北方邊境。憑軒:靠著窗戶。
《登岳陽樓》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譯文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nèi)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杜甫的《登岳陽樓》中哪一聯(lián)是寫眼前景色的?
1、腹聯(lián)“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這兩句是寫詩人自己的處境?!盁o一字”指的是沒有一點消息,一點音信?!坝H朋無一字”寫出了詩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斷絕,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況,即整個國家的情況。
2、登岳陽樓杜甫詩中具體描繪洞庭湖景色的詩句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這一聯(lián)寫洞庭湖浩瀚無際的氣勢磅礴的特點,意境闊大,景色宏偉奇麗。【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只見吳越兩地被廣闊浩瀚的湖水分割于東南;蒼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蕩著大地長天。
3、尾聯(lián)“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恨悲” ?!鞍最^”:詩人已屆不惑之年,故言。 “吊古”:不說“傷今”,含蓄蘊藉,意味深長。“風霜”:明指自然事物,實喻社會現(xiàn)實,語意雙關。 “老木蒼波”:是包裹詩人形象的一伯外衣,無限悲恨,盡在不言中。 用虛實相生的手法表現(xiàn)作者憔悴悲愁,飽經(jīng)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