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盾先生的散文《白楊禮贊》中,白楊樹被賦予了“樹中的偉丈夫”的稱號,這是因為白楊樹具有“偉丈夫”的品質:偉岸、正直、樸質、嚴肅,同時也不乏溫和,更有著堅強不屈與挺拔的氣概,這種贊美并非空穴來風,而是通過對白楊樹特性的細致描繪,傳遞出其獨特的象征意義。
文中以七個充滿感性色彩的褒義詞:“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溫和”、“堅強不屈”、“挺拔”,將白楊樹贊譽為“樹中的偉丈夫”,以親切的談心語氣,引導讀者將目光投向“積雪初融”的高原,通過四個反問句,從樹及人,展現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第一句的過渡啟發人們深思,不應僅將其視為一棵樹。
將《海燕》和《白楊禮贊》進行對比閱讀,找出5處相同點,2~3處不同點...
1、直抒胸臆:《白楊禮贊》中直呼“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海燕》中則寫道:“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不同點:《白楊禮贊》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而《海燕》則直接表達情感。
2、結構推進:《海燕》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分為三個場景,層層推進,前后呼應,構成有機統一體。
3、象征手法:在寫作實題時,應著重挖掘其比喻義、象征義,歌頌具有此類精神、品質、風格的人和事。《白楊禮贊》便是此類作品。
《白楊禮贊》文章中贊美白楊樹“不平凡”卻又多次說它是“極普通”的...
白楊樹雖生長在西北極普遍,看似平凡,實則擁有極強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壓迫不倒,正如北方的農民,作者贊美白楊樹,不僅因為它象征了北方的農民,更因為它代表了民族解放斗爭中不可或缺的樸質、堅強和進取精神。
白楊樹看似普通,卻生長在戈壁灘上,這是它的不平凡之處,它既是“普通的”,又是“不平凡的”。
如何理解白楊禮贊中的“對比”手法?
1、突出特點:通過對比,白楊樹與楠木等樹種形成鮮明對比,突顯其堅韌不屈。
2、正襯與反襯:正襯通過對比突出主題特點,反襯則通過對比突出主題的反面特點。
3、典型環境:通過高原景色的描寫,為白楊樹設置了典型環境,襯托其不平凡。
4、過渡自然:通過對比,將贊美樹過渡到贊美人,使文章更加豐富。
《白楊禮贊》作者寫白楊樹為什么有抑有揚
作者運用抑揚手法,一方面源于其寫作習慣,另一方面則是有意為之,以更好地描繪大西北的白楊樹,通過欲揚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情緒起伏,思想境界得到拓展,感情達到高潮,作者列舉了七個褒義詞,熱情贊揚白楊樹的品格、氣質,實際正是抗日軍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藝術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