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怎么讀?
“畬族”的讀音為“shē zú”,這個名稱中的“畬”字,其發音分為“shē”和“yú”兩種,在漢語中,“畬”字原指一種古老的樂器,但在畬族文化中,它象征著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即畬族人主要依靠農耕為生,在山區開墾土地,建設水利設施,用以灌溉和防洪,因此選用“shē”這一讀音。
【拼音】:shē zú
【拼法】:shē(聲母sh,韻母e,聲調一聲),zú(聲母z,韻母u,聲調二聲)。
【基本釋義】:畬族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
【出處】:畬族的祖地相傳位于廣東潮州鳳凰山,各地畬族均流傳著祖籍潮州的傳說。畬族,這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不僅有著獨特的語言——畬語,還傳承著豐富的文化,其中畬歌更是潮州歌謠的重要源泉。
【人口數據】:根據2010年中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畬族人口為708651人。
余田是什么字?畬族怎么讀?
“余田”是由“余”和“田”兩個字組成的,余”字的部首是“田”,讀音為“yú”,在古代,“余田”指的是耕種過兩年的田地,而“畬族”的讀音,如前所述,為“shē zú”,代表著這個勤勞的民族。
【畬字結構】:由“余”和“田”組成,讀音為shē,筆畫數為12,部首為田。【畬字釋義】:畬,火耕地,指粗放耕種的田地。
“畬”字在畬族文化中具有特殊意義,它不僅代表了一種耕作方式,也象征著畬族人民與土地的深厚聯系。
畬族怎么讀音是什么
“畬族”的讀音是“shē zú”,這個名稱中的“畬”字,其發音源自于畬族特有的生產方式——火耕,即焚燒田地里的草木,利用草木灰作為肥料,這種耕作方式在畬族中代代相傳。
【畬族人口】:畬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畬族人口約為708651人。
【畬族文化】:畬族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畬語,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同時通用漢文,畬歌是潮州歌謠的重要來源。
畬族的近義詞
畬族的相關詞匯包括畬民、畬語、族系、族群等,畬族,作為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的山區,他們勤勞、智慧,擁有著豐富的文化傳統。
畬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獨特的特色,他們的語言、音樂、節日等都是研究我國多民族文化的寶貴資料。
畬族怎么讀
畬族”的讀音,我們已經多次提到,正確的發音是“shē zú”,這個名稱不僅代表了畬族這個民族,也蘊含了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執著。
畬族,一個在歷史長河中不斷遷徙、繁衍生息的民族,他們的故事和傳說,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