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的讀音解析
白堊紀的讀音為“bái è jì”,這是一個源自地質學的專業術語,用于指代中生代的一個特定地質時期,該時期始于約1.45億年前,結束于約6600萬年前,歷時約7900萬年,是顯生宙中最為漫長的階段。
在白堊紀,地球的氣候特征是溫暖而干燥,大陸板塊的分布與現今大相徑庭,海洋分割了大陸,形成了獨特的地理格局,這一時期,恐龍類動物繁盛一時,種類繁多,如霸王龍、三角龍等,但到了末期,恐龍逐漸滅絕,而魚類、鳥類和哺乳動物開始崛起。
白堊紀的名稱來源于拉丁文“Cretaceous”,意指一種柔軟、白色的石灰巖,這種巖石在該時期的地層中尤為常見,在中文中,“白堊”一詞直接音譯自英文,因此讀音為“bái è”。“白”讀作第二聲,“堊”讀作第四聲。
白堊紀不僅是恐龍的時代,也是地球生物多樣性和地質變遷的重要時期,地質學家通過對白堊紀的研究,揭示了地球歷史上的許多重要事件,如大規模的造山運動、氣候變化以及生物大滅絕等。
白堊紀的讀音為“bái è jì”,它不僅是地質學中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地球生命史上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