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噴灌系統在風景園林綠地中應用的意義有哪些
1、灌溉方式的選擇:一般用軟管和完整的噴灑系統噴水物種。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和綠地工程的簡單或復雜程度,可以做如下選擇:如果工程簡單,綠地面積小,業主要求不高,可以選擇簡單的自來水管灌溉,然后設計給水、出水口、供水管。
2、夏季可增大地面濕度,調節炎熱氣候,又沖刷了葉片上的塵土,有利于光合作用。噴灌不會破壞土壤結構,不會造成肥水流失,可以節約大量的用水,還可利用噴灌施用化肥、噴灑農藥,能節約大量人力、物力,減輕勞動強度。
3、同時,噴灌機械化程度高,適應地形能力強,因此可成倍地提高工效。此上,噴灌系統還可提高土地利用率達10%左右,如果配合噴施根外追肥、化學藥除草劑等可發揮其綜合利用效益。
微噴灌每畝用水量
據統計,近30年來,我國農業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維持在約3400億立方米,占全社會用水總量的56%左右。
在今年特殊的氣候條件下,大姜采用滴灌或微噴灌來施肥,可以很好的解決當下土壤水分過大,不易沖肥的問題。因用水量少,土壤中也就不差這點水分了。
每畝投資為100元-200元。微噴微噴是新發展起來的一種微型噴灌形式。這是利用塑料管道輸水,通過微噴頭噴灑進行局部灌溉的。它比一般噴灌更省水,可增產30%以上, 能改善田間小氣候,可結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
常用的灌水方法有4種,即;漫灌、噴灌和微噴灌、滲灌和滴灌。
是將灌溉水加壓,通過管道,由噴水嘴將水噴灑到灌溉土地上,噴灌是大田作物較理想的灌溉方式,與地面輸水灌溉相比,噴灌一般能節水50-60%。
微灌工程技術規范?
《微灌工程技術規范》(GB/T 50485-2009)對微灌水質進行了規定,并提出了微灌水質評價表(表2)。
《微灌工程技術規范》(GB/T 50485-2009)對灌溉水利用系數進行了規定:滴灌不應低于0.9,微噴灌、小管出流灌不應低于0.85。
按照《微灌工程技術規范(GB/T 50485-2009)》中的定義,Se表示 灌水器間距。以滴灌管或者滴灌帶為例,Se表示的就是滴頭的間距。
微灌工程設計灌溉保證率在85%~95%中選取,豐水地區或農作物經濟價值較高的,可取較高值;缺水地區或農作物經濟價值較低的,可取較低值。
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
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是:通過土地整治建設形成的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建設包括經過整治的原有基本農田和經整治后劃入的基本農田。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是土地平整、合理利用水資源、實施農田保護、生態環境維護。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指通過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提高產品質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以下是一些具體指標。土壤質量:包括土壤的肥力、結構、質地和水分保持能力等。
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
法律依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范》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條件具體要求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土地、農業、水利、環保等部門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