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白居易古詩《憶江南·江南好》譯文及作者簡介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賞析】全詞五句。一開口即贊頌“江南好!”正因為“好”,才不能不“憶”。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作者簡介]白居易(公元772-846),字樂天,自號醉吟先生,亦稱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居下邦(今陜西渭南東北)。
《憶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憶江南 白居易 〔唐代〕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譯文江南好,我對江南的美麗風景曾經是多么的熟悉。
作者是白居易,體裁為聯章詞。《憶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譯文: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風景久已熟悉。
江南好白居易這首詩描寫了什么
憶江南 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賞析:這首詩是初夏時節,作者在洛陽所作,主題是回憶江南的春天。
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
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余年,寫下了三首《憶江南》,這是其一。而作詞的具體時間,歷來說法不同。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
憶江南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美麗景色。《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原文節選: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譯文: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風景久已熟悉。
同時,詩人把現在(“江南好”)與過去(“舊曾諳”)聯系起來,不但提高了詩歌的審美想象空間,而且在描繪與抒情中引發讀者審美想象,產生情感共鳴,而且更引起讀者對江南的向往之情。
古詩《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詩意及賞析
1、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里也可見端倪,“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2、全詩: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解釋:江南好,我對江南的美麗風景曾經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時候,晨光映照的岸邊紅花,比熊熊的火焰還要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3、江花紅,江水綠,二者互為背景。于是紅者更紅,“紅勝火”;綠者更綠,“綠如藍”。
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讓無數人為之折服,文章的全文是怎樣的?
1、這兩首詞與《憶江南·江南好》既是各自獨立成篇又是互為聯系的整體。
2、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蘇州做官,很受當地群眾的愛戴。這首詞是他回憶江南景物的作品,藝術上很有特色。先說選材。
3、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
4、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5、《憶江南三首》唐代:白居易 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