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江西樟樹發生登革熱疫情,它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 2、登革熱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 3、江西樟樹發生登革熱疫情,這是什么樣的傳染病?
- 4、尼泊爾已確診近2.3萬例登革熱病例,該疾病的癥狀的是什么呢?
- 5、登革熱進入高發期,小心蚊子叮叮叮,預防措施看仔細!
江西樟樹發生登革熱疫情,它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登革熱的傳播途徑是伊蚊,所以就要防止伊蚊的發展壯大,一方面要打殺伊蚊,另一方面要清理積水,使伊蚊的幼體減少。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登革病毒經伊蚊叮咬進入人體,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增殖后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第一次毒血癥。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依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登革熱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5~8d。
首先要將病人送往醫院。因為登革熱是蚊蟲傳播,所以在回家之后一定要消滅蚊子,也要避免自己被蚊子叮咬到??梢允褂秒娢门?、蚊香燈等設備滅蚊子,或者使用專門的滅蚊驅蚊藥水。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過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以發熱、皮疹和全身疼痛為主要癥狀的急性傳染病,高發期通常是在夏秋季節。其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
登革熱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登革熱的傳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A對)。人虱(B錯)是普氏立克次體的傳播媒介(P183表19-1)。鼠蚤和鼠虱(C錯)是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主要傳播媒介(P183表19-1)。恙螨(D錯)是恙蟲病東方體即恙蟲病立克次體的傳播媒介(P183表19-1)。
登革熱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伊蚊叮咬作為媒介傳播。伊蚊只要與有傳染性的液體接觸一次,即可獲得感染,病毒在蚊體內復制8-14天后即具有傳染性,傳染期長者可達174日。具有傳染性的伊蚊叮咬人體時,即將病毒傳播給人。目前未發現人和人可以。
病情分析: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 意見建議:是由蚊蟲傳播的病毒性蟲媒病,也就是通過蚊蟲的刺叮吸血傳播的。
登革熱的傳染途徑是什么 當人被帶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會通過蚊子的唾液進入人體血液而發生感染。如果患者在該病剛發燒前至退燒期內(約6-7日)被叮咬,病毒會進入蚊子體內繁殖,10天后,帶病毒的蚊子再去叮咬人而繼續使更多人發病。伊蚊可長期攜帶病毒,具有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的雙重作用。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通過蚊蟲為傳染媒介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唯一的傳播媒介就是伊蚊,該病毒主要發生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而我國廣東省, *** ,香港就位于亞熱帶地區,是登革熱病毒的流行地區。登革熱病毒集中爆發于每年的7到九月份,此時由于天氣炎熱,作為病毒傳播媒介的蚊蟲數量增多。
【答案】:C 登革熱是以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為主要傳播媒介的一種帶有季節性的急性傳染病。
江西樟樹發生登革熱疫情,這是什么樣的傳染病?
是蚊蟲傳播。登革熱的由一種叫做登革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由蚊蟲傳播,大部分是伊蚊,被體內攜帶有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就有可能感染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傳染病,想要預防就要切斷傳染的三個基本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在我國多地都是登革熱的流行地區,所以當地要做好管控工作。及早發現登革熱的疫情并做出措施,比如隔離病人進行治療,對有早期癥狀的人群進行及時治療等。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俗稱花斑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登革熱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由空氣或接觸傳播,截止到2019年10月還沒有疫苗可預防。其潛伏期通常約5天-7天,具有傳播迅猛、發病率高等特點。
登革熱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急性病毒傳染病,其典型癥狀是發燒、頭痛和關節痛等。登革熱是熱帶地區的一種地方病。是登革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會出現內臟大出血。這是熱帶地區的一種地方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會出現內臟大出血。高達50%的感染者出現不同程度、不同部位出血現象。
尼泊爾已確診近2.3萬例登革熱病例,該疾病的癥狀的是什么呢?
1、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經蚊蟲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以高熱、皮疹、肌肉及骨關節劇烈酸痛,顏面及眼結膜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淋巴結腫大、白細胞減少等癥狀為主要特征。該病好發夏秋雨季,男女老幼均可得病。現在,廣東某地方發生局部流行,必須引起警惕,做好預防工作。
2、登革熱的主要癥狀有以下幾條:初步檢查有寒戰、發燒(寒戰后發生,大多為高熱,而且短時間內可迅速升高,一般持續5-7天,有時也可有低熱)、劇烈頭痛、關節劇痛、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為斑丘疹或麻疹樣皮疹,也有猩紅熱樣皮疹,紅色斑疹,重者變為出血性皮疹。
3、發病后的5~8日會開始表現出血的癥狀,約半數病例可出現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膚淤點、胃腸道出血、咯血、血尿、 *** 出血等。淋巴結腫大全身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伴輕觸痛。此病還會表現為肝腫大,病后患者常感虛弱無力,完全恢復常需數周。
4、眼球后疼痛、肌肉、關節痛、惡心、嘔吐、出疹等情況,需要盡快就診。請在就診的時候帶上口罩,注意保護自己,與他人保持一定的社會距離。登革熱治療該病的主要措施是住院隔離或居家隔離,對癥治療。如果出現登革熱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并采取進一步的防蚊措施,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5、登革熱病主要就是感染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在最初出現的地方大多都是一些熱帶地區,然而隨著病毒的不斷蔓延,已經接連出現在了其他國家。
登革熱進入高發期,小心蚊子叮叮叮,預防措施看仔細!
登革熱患者熱退24小時以上同時臨床癥狀緩解可予出院。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措施是防蚊滅蚊 蚊子喜歡干凈又靜止的積水灘,在城市里有大量靜水,水坑、花盆、桶、油漆罐……這些都可能成為登革熱蚊子繁殖的場所。
蚊蟲孳生地處理。翻盆倒灌,清除閑置無用積水;清除衛生死角和垃圾;管理飲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積水;種養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天-7天換水一次,沖洗植物根部,徹底洗涮容器內壁,花盆墊蓋不留積水,密閉市政管網的管道井、地下室或地下車庫的集水井、建筑工地積水等,采取投放長效滅蚊幼劑控制蚊蟲孳生。
預防登革熱的口訣:積水要清空蚊子最喜歡呆在有水的地方,因此家里有積水的地方最好是清理了。也是將登革熱的源頭扼殺掉。出門涂點驅蚊水外出的時候,可以擦下驅蚊液,避免蚊叮蟲咬。植物的水多換家中種養的水生植物(如富貴竹、萬年青、佛手等)應每隔3天換水,洗瓶、清洗根系。
有效隔離 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后就具有了傳染病毒的能力,登革熱病毒的傳播也是必須由病蚊叮咬才能從人傳給人。因此有效的隔離是預防疾病區域性擴散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