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宋徽宗的瘦金體:“瘦”指的是字瘦嗎?
- 2、瘦金體為啥不讓學,瘦金體的特點介紹
- 3、古代皇帝中,書法造詣最深的是哪位?有什么著名的作品?
- 4、北宋皇帝徽宗趙佶的功過
- 5、瘦金體是一種什么樣的字體?真的有那么難學嗎?
- 6、瘦金體的創造者是誰
宋徽宗的瘦金體:“瘦”指的是字瘦嗎?
瘦金體作為御書,在當時有廣泛影響,市場流通的錢幣“大觀通寶”、“宣和通寶”上題字皆為瘦金體;趙佶喜歡用這種字體在繪畫作品上題寫詩句,后來不少工筆畫家多學瘦金體用于題畫,由此形成并流傳書畫相得益彰的模式。
關于“瘦金體”中的“瘦”,到底指的是什么?這個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來,欣賞過瘦金體的人都知道,瘦金體中的“瘦”指的是字體瘦,鐵畫銀鉤一般。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所創的一種字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為其與其它傳統書法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秾芳詩》等。《書史會要》記載說:“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字號瘦金書”。
在宋徽宗趙佶還是端王小趙的時候,他自創的“宋徽宗瘦金體”書法就已經冠絕天下。“宋徽宗瘦金體”看上去簡單,一筆一劃,就像小學生臨的字帖,一絲不茍。實際上這種字體寫起來非常難,因為它“瘦”,不僅是瘦,是瘦挺剛力,有曲鐵斷金之美。尤其是間架機構上,需要很深的功力。
瘦金體是一種字體,是由古代皇帝宋徽宗創立的,原來好像是叫作“瘦筋體”,因為是皇帝發明的,我猜是為了和皇上尊貴的身份匹配,后來就把“筋”改成“金”字。因為金代表著金子、富貴。
瘦金體為啥不讓學,瘦金體的特點介紹
1、瘦金體的筆畫過于銳利不符合學生的書寫習慣 學生的書寫習慣是需要逐步培養的,而瘦金體的筆畫過于銳利,容易讓學生養成不良的書寫習慣。因此,教育部不建議學生在初期練習瘦金體。瘦金體不太適合長時間閱讀 由于瘦金體的筆畫較為銳利,字體也較為緊湊,因此長時間閱讀容易造成眼部疲勞和不適。
2、因為“瘦金體”這種字體容易學進去,但是寫不出來,學習者只能寫出宋徽宗的風格,寫不出自己的個性來,這在書法學習中是大忌。所以不建議學習。“瘦金體”是宋代皇帝宋徽宗趙佶獨創的一種書法字體,是具有強烈個性的一種楷書字體,因為這種字體風格瘦硬、峻峭挺拔,又是皇帝所寫,故得名“瘦金體”。
3、瘦金體運筆可謂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而有力,瘦而不失其肉,在轉折處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有痕,用如今的時尚話來說,瘦金體既有結構的骨感之美,也有筆鋒的肉感之美,風格獨特,如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推宗的那樣,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跡求也。
古代皇帝中,書法造詣最深的是哪位?有什么著名的作品?
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趙佶為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宋徽宗在登基之后便改革法治,頗有些想要成為明君的架勢,但是后來經不住宦官奸臣蔡京等誘導,朝廷政治每日愈下。最后,金國的部隊終于打到城下,無奈禪位于趙桓,后來被俘折磨而死,終年54歲。
宋徽宗趙佶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帝王。他在詩詞書畫各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藝術高度,尤其是繪畫方面,無論山水、花鳥、人物,都能“寓物賦形,隨意以得,筆驅造化,發于毫端,萬物各得全其生理”。趙佶的花鳥畫畫工精致、生動傳神,達到了高度成熟的藝術化境。
宋徽宗的藝術成就主要分為書法瘦金體和國畫花鳥寫意畫兩大類。宋徽宗首創了瘦金體書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宋徽宗的寫意花鳥畫用色十分考究,可能是帝王的緣故,他的繪畫顏色保管至今天仍然鮮艷耀眼。
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后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眾長,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楷書代表作有《多寶塔》、《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等,一改王羲之以來的秀美之風及初唐瘦硬的書法標準,轉為陽剛之美,可謂楷書藝術的巔峰。另外,他在行書領域上也有很高深的造詣,《祭侄稿》被喻為“天下第二行書”。
宋徽宗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他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其代表作有《草書千字文》。張旭 張旭以草書著名,書法與懷素齊名。
北宋皇帝徽宗趙佶的功過
1、宋徽宗(1082~1135) 中國北宋皇帝 ,畫家 ,書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2、時至今日,社會福利救濟體系,已在全世界各國廣泛推行,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被視為昏君的宋徽宗,在這件事上,確實做得可圈可點,令人欽佩不已。僅憑這一件事,宋徽宗趙佶足以當得起“功在千秋,福澤萬民”八個字。
3、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1135年),是宋代第八個皇帝。我覺得應該從他是個皇帝和藝術家兩個方面來看待。作為一個皇帝他昏庸奢侈,在政治上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失敗者;在繪畫上卻有很高造詣,尤其在花鳥畫方面,有很高的成就,這位先生開創了中國花鳥畫創作的新時代。
4、《水滸傳》發生在哪個皇帝時期 《水滸傳》中的皇帝是道君皇帝宋徽宗趙佶。趙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5、《封神演義》中周文王有100子,關鍵這是一本小說呀,隨便怎么編都行,但是宋徽宗趙佶有個84子女確是真實史書記載的。宋徽宗(1082年~1035年)活了53歲,長子趙恒出生于公元1100年,之后宋徽宗以平均2個/年的速度造娃。
瘦金體是一種什么樣的字體?真的有那么難學嗎?
能得到這么高的評價,可見這種字體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它對于后來人們常用的字體,也有一些影響,瘦金體是非常形象的字體,直觀還帶有美感,這是很多書法不具備的特點,不過這么出色的字體,卻很難學習,也很難發揚光大。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難學也是瘦金體一個特色。瘦金體除了瘦挺爽利暗藏鋒芒外,還有三個特點:不能一氣呵成,筆畫轉角蒼勁有力,瘦而不弱。以下詳細介紹這些特點:瘦金體不能一氣合成:這也算是瘦金體一個重要特點,瘦金體不像很多字體一樣講究一氣呵成,而是一板一眼,橫平豎直來刻畫。
瘦金體是由宋徽宗創造的一種字體,了解書法的朋友肯定更加熟悉。其實從字面大概就能了解瘦金體的特點是突出一個瘦字,在各種字體中特色非常的鮮明,所以很好分辨。不過瘦金體并不是一個好的學習對象,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主要原因在于瘦金體過于個性,一般人很難駕馭,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從瘦金體的名字直觀的理解,即這種字體瘦與勁挺。一般認為其特點是筆畫瘦細且有彈性,尾鉤銳利,運筆疾速,一張一弛,看上去讓人感到一種俊朗挺秀、風卷云舒之意,且布局嚴謹,可謂一絲不茍。
也就是說,上筆畫要薄而輕,下筆畫要厚而重。這是薄金體個體出莊重的最大特征左緊右松。瘦金屬的結構左緊右松。收緊和放松。這意味著薄型的上部更緊湊,下部更開放。
個人認為瘦金體不能這樣,可以先根據自己的感覺臨摹宋徽宗的千字文,不好看沒關系,不喜歡也沒關系,就是要有感覺,醞釀一下瘦金體的感覺。之后就是練習筆畫,可以買一本瘦身教程,里面會有筆畫分解圖和結構圖。瘦身是中國古代書畫藝術達到高峰時出現的一種書法形式。
瘦金體的創造者是誰
1、瘦金體的創造者是宋徽宗趙佶。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所創的一種字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秾芳詩》等。
2、瘦金體的創造者是宋徽宗趙佶。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所創的一種字體,是宋徽宗在薛曜的書法基礎上進行了創造的。瘦金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
3、宋徽宗是一個藝術天賦頗高卻無治國之才的一個君王。所以在治國方面,宋徽宗無心政務,寵信奸臣,從而導致本就日漸衰敗的北宋統治愈加 *** 不堪。但是在藝術領域,宋徽宗的成就卻與他那劣跡斑斑的政績正好相反,而他在藝術領域的成就之一便就是創造了廋金書這種全新字體。
4、宋徽宗趙佶所創的一種書法風格。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秾芳詩》等。瘦金體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
5、瘦金體的創造者是宋徽宗趙佶。趙佶(1082-1135年在位)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同時他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書法家、畫家和詩人。他的書法風格獨特,被譽為瘦金體。這種書體以其獨特的形態和韻律,體現了趙佶的藝術個性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