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人送黑發人喪事,誰來負責操辦?
1、喪事的操辦需視逝者身份而定,若逝者為長輩,如父母或祖父母,則由子女或孫輩負責,收禮亦為常情,反之,若是長輩為晚輩操辦喪事,即所謂“白發人送黑發人”,則不宜收禮,平輩如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舉辦喪事時則可收禮。
2、“白發人送黑發人”喪事,應由逝者家屬負責辦理,該成語意指晚輩先于長輩去世,或年輕人早逝,喪事通常由逝者的父母負責,故“白發人送黑發人”喪事亦由逝者家屬負責。
3、“白發人送黑發人”通常指年長者為其年輕者子女辦理喪事。
4、此喪事尚有禁忌:不宜穿白衣,應著素色衣物;不宜將逝者遺體留在家中,宜將其安置于他處或直接火化,以簡省行事。
何以致白發人送黑發人?
1、從字面上理解,“白發人送黑發人”描繪了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送別年輕逝者的場景。“白發人”代表長輩或年長者,“黑發人”則指年輕一代,此類情境往往充滿悲傷與哀痛,其深層含義,反映了生命的消逝與傳承的斷裂。
2、“白發人送黑發人”是一種極其悲傷痛苦的情境,我們應盡力避免其發生,并在面對此類情況時給予親人更多的關愛與支持。
3、“白發人送黑發人”指晚輩先于長輩去世,或年輕人英年早逝。【例句】若葉璇尚在,她必是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許多失獨者經歷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不再愿意接觸社會,心理變得脆弱敏感,甚至選擇自我封閉,客死異鄉,白發人送黑發人,實在令人惋惜。
外國人或許應說“白發人送黃發人”
若允許,或許還可稱為“白發人送白發人”,許多外國人天生便有白發。
“White transmission black hair persons”或許便是此意,具體翻譯還需根據語境自行理解。
由于生活地區和自然環境的不同,人類為適應環境而發生演變,黑人的卷發可以隔熱,我們的黑發可以保暖,白人的頭發則可在古代掩蓋身形,至于白發,這可以看作基因變異。
有一句話:“人到中年黃發傷,壯心不已老心忙。”黃發也是中老年常見的特征之一,雖然黃發并不一定意味著年齡很大,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老年人往往會留長發,因此才有“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的歌詞。
黃發在中文中常用來描述老年人的白發因歲月流逝而逐漸變黃的狀態,這是一個與年齡相關的自然現象,代表著歲月的痕跡和人生的經驗,文化象征意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黃發通常被視為長壽的象征,因為它代表了人的長壽和健康,有時也用于文學作品中象征對老年生活的贊美和對健康長壽的祝福。
1.白發戀黃金——唐代 杜荀鶴 《與友人對酒吟》
2.黃綺皆皓發——唐代 皎然 《覽史》
3.白發幾黃花——宋代 毛滂 《菩薩蠻》
4.殊未相黃發——宋代 周必大 《醉落魄(次江西帥吳明可韻庚寅四月,明可,臺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