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是什么
下聯是【書臨漢帖翰林書】。唐伯虎曾到一寺廟游玩,長老請唐伯虎在一幅和尚畫的“出水芙蓉圖”上題字,唐伯虎不禁脫口吟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但苦思不得下聯。直到清代,蜀中才子李調元才續了唐伯虎的下聯,云:“書臨漢帖翰林書”。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怎么對? “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墨翰林書”這座寺廟中有幅畫,是這位長老的師傅畫的,畫的是三兩枝出水的荷花。
于是道士先開口吟一上聯:“和尚過河,手持荷花何處去。”和尚看了看道士答曰:“道士做盜,肩挑稻草到橋來。”道士又出上聯:“六和尚河上吃肉。”和尚答曰:“九道士市中喝茶。”道士道:“三和尚在曾山頭洗頭。”和尚曰:“四道士在魚市口漱口。”道士道:“畫上荷花和尚畫。
“畫上荷花和尚畫”的下聯是:“書臨漢墨翰林書”。回文聯,它是我國對聯中的一種。用回文形式寫成的對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是我國的重要文化之一。
完整的原對是: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書翰林書。畫上的荷花是和尚畫的。臨摹的《漢書》是翰林院的翰林寫的。
書臨漢貼翰林書——這事什么意思
第一個書是書法。用書法臨摹漢貼,漢貼是一種字體。翰林是一個官職,指人。第二個書是寫的意思。
這是一幅對聯的下聯,意思是臨摹漢代的由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書寫的書法作品,上聯是“畫上荷花和尚畫”。此聯特點是可以從兩頭讀。李調元所作,有“畫上荷花和尚畫”與之對。取自:有一天,李調元來到川東的一座山上,廟中長老素聞李調元之名,趕緊親自前來接待。
書臨漢帖翰林書 相傳從前有位翰林,某天他到一寺廟內游玩,看見廟里壁上掛著一幅荷花畫卷。只見它墨色淋漓、筆法健挺,尤其是那亭亭玉立的荷桿,一筆寫就,更顯畫技之工力深篤。翰林看后不禁連聲叫絕。他問老僧人此畫何人所作,意欲求之。
在有些回文聯中,順讀和倒讀、諧音相同,意思明確,稱為回文諧音對,讀讀這副對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帖翰林書。細細品之,此聯無論順讀倒讀,讀音不變,平仄諧調,或音同字異,或義異字同,變化有致,回文諧音兼備,較之一般回文聯難度更大。
這幅對聯來源于一段故事:是一座寺廟里有幅荷花圖。唐寅唐伯虎在寺中游玩,老和尚請他在畫上題字。由此就有了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則是清代才子李調元正巧也去過這座寺廟,被當時的長老請求對出的下聯“書臨漢帖翰林書”。
畫上荷花河和尚畫下聯是什么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怎么對? “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墨翰林書”這座寺廟中有幅畫,是這位長老的師傅畫的,畫的是三兩枝出水的荷花。
上聯: 畫上荷花和尚畫,(人 出)下聯: 章中棹杖召忠章。(我 對)注: 出句機關點:①畫荷花和畫(諧音H)②上尚(諧音S)。③荷花偏旁(艸頭)。④畫荷和尚畫(含口)。⑤畫→畫(名詞→動詞)。⑥花名詞、動詞。⑦和尚(廣義人名詞)。⑧可斷句:畫上荷 花和尚 畫。
全聯是:畫中荷花和尚畫,書臨漢書翰林書,另外有:夏天青草青天下,垂簾畫閣華簾垂,書中郎月郎中書,采花蜜蜂覓花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