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送春期”的出處
“不負送春期”這句詩出自宋代詞人趙師俠的《滿江紅(丁已和濟時幾宜送春)》,全詩如下: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懷索莫,那堪是、日長人困,雨余寒薄,葉底青青梅勝豆,枝頭顆顆花留萼,嘆流年、空有惜春心,憑春酌,歌共酒,誰酬酢。
“東風要到送春時”的出處
“東風要到送春時”這句詩出自清代詞人莊棫的《定風波》,全詩如下:
為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剛入夢,珍重,東風要到送春時,三月正當三十日,占得,春光畢竟共春歸,只有成陰并結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遲。
《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這首詞語言淺顯卻意蘊深遠,其新穎自然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情感表達直接而深刻,詞中“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直接表達了作者對年年錯過花期的遺憾和惋惜,情感真摯且直擊人心。
《花開不止在春天》作文
春天,是百花爭艷的季節,花開之美并不局限于春天,正如任賢齊的歌曲中所唱:“春天花會開,鳥兒自由自在”,我的心聲是:“冬天風雪來,花兒依然會開,并且開得更加美麗”,冬天,梅花在凜冽的寒風中傲然綻放,成為冬日里最獨特的風景。
《陌上花開,不負春光,不負春天的遇見》
春光穿越了歲月的窗,在煙火的人間處,隨遇花香,人生的陌上也有如青草漫漫如茵,春來無事,只為花忙,四季里一直都喜歡春天,更喜歡草木的清香,花開的溫柔,那種靜美是生命里獨有的柔軟,清寂卻又不孤獨,獨自生長,低眉且向美好,不驚不擾,更有了一種不動聲色的芬芳與美好。
《看遍春花,春未老》
春天,是百花爭艷的季節,正所謂:萬紫千紅總是春,各種各樣的花兒爭相綻放,爭奇斗妍,點綴著春天,人們收到了春天的消息,更沉醉于春花的美麗與芬芳,看梅花開了,看桃花開了,李花開了,杏花開了... 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啊!迫不及待地游春,賞花,感恩于大自然的饋贈,也寄情于美好的季節。
《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全詩
《月季》【宋】蘇軾
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