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瘡疤的發音
- 2、瘡疤的讀音具體是什么
- 3、瘡疤的含義詳解
- 4、解析渴慕、疏懶、霹靂、孤孀等詞匯
瘡疤的發音
1. “瘡疤”是一個漢語詞匯,其標準發音為“chuāng bā”,這個詞匯用來描述傷口愈合后留下的疤痕,亦或用來比喻個人的痛楚、缺點或隱秘之處。
2. 出自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中:“況且頸子上還有許多灸瘡疤。”,以及魏巍《東方》第四部第六章:“誰要是好了瘡疤忘了疼,那就該叫他多想一想。”,這些語句生動地描繪了瘡疤的形態及其比喻義。
3. “瘡疤”的拼音為“chuāng bā”,瘡”字發音為“chuāng”,屬于三聲,“疤”字發音為“bā”,屬于一聲,該詞在句子中通常作為名詞使用。
瘡疤的讀音具體是什么
1. “瘡疤”的讀音是“chuāng bā”,這個詞匯不僅描述了身體上的疤痕,也常用于比喻生活中的痛點或不足。
2. 在皮膚科領域,瘡疤可能指的是皮膚病留下的痕跡;在個人情感上,它可能指的是難以愈合的心理創傷。
3. 在句子中,如“他的過去留下了許多難以撫平的瘡疤”,這里的“瘡疤”即指代了難以忘記的痛苦經歷。
瘡疤的含義詳解
1. “瘡疤”指的是傷口愈合后留下的疤痕,這個疤痕可以是皮膚上的,也可以是比喻意義上的,如心靈上的創傷。
2. 在比喻用法中,瘡疤可以表示個人的短處、痛處或是難以觸及的隱私。
3. 在文學作品中,“好了瘡疤忘了痛”這一表達,用來警示人們不要忘記過去的教訓。
解析渴慕、疏懶、霹靂、孤孀等詞匯
1. 孤孀:指失去配偶的婦女,這個詞匯傳達了一個人在失去伴侶后的孤獨和哀傷。
2. 霹靂:形容急促而響亮的雷聲,常用來比喻突發事件或強烈的情感。
3. 疏懶:形容人懶散、不拘小節,有時也指人態度冷淡、不關心。
4. 渴慕:形容對某人或某物極度向往和仰慕,通常含有強烈的情感色彩。
這些詞匯各自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色彩,是漢語中不可或缺的詞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