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的寓意與用法
成語“畫蛇添足”源于古代的民間故事,其字面意思是在畫蛇的過程中,不自覺地給蛇添上了腳,這則故事生動地揭示了做了多余、不恰當的事,不僅無益,反而可能帶來不利后果的道理。
該成語的完整解釋是:在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不僅無益,反而可能使事情變得不合適,它也用來形容虛構事實,無中生有,即在不真實的基礎上添油加醋。
成語出處:漢代劉向的《戰國策·齊策》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楚國有人祭祀,賜給隨從酒,眾人飲酒后,有人提議畫蛇比賽,先完成者可飲盡所賜之酒,一人率先完成,但隨后又給蛇畫上了腳,結果被他人搶先完成,酒也被搶走。
成語用法及含義:
- 發音:huà shé tiān zú
- 含義:做了多余不恰當的事,以致弄巧成拙。
- 感情色彩:貶義詞
- 語法結構:連動式,可作賓語
- 近義詞:多此一舉,弄巧成拙
- 反義詞:恰到好處,畫龍點睛
成語示例:
1.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說,又覺得是畫蛇添足,只好惋惜地坐著沒動。”
2.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
“畫蛇添足”這個成語告誡我們在做事時要謹慎,避免做無用功,以免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