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巔的壯麗篇章——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介紹
1、珠穆朗瑪峰,被譽為“地球之巔”,其北坡險峻無比,常被登山家形容為“連飛鳥也無法飛越”,是一條充滿死亡威脅的路線,中國登山隊員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挑戰極限,勇攀高峰。
2、1960年5月,中國登山健兒在珠穆朗瑪峰北坡書寫了世界登山史的新篇章,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生郭超人深入 *** ,在艱苦的環境中從事新聞工作,作為隨隊記者,親歷了這次壯舉,記錄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3、在凌晨的寂靜中,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舉。
4、清晨,他們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創舉——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站在地球之巔,俯瞰世界。
5、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艱難無氧攀登,在極端的氣候和環境下,他們的四肢沉重,行動緩慢,攀爬一米高的巖石也需要半個多小時,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們,他們勇往直前,最終成功登頂。
6、5月24日清晨,陽光照耀著珠穆朗瑪峰尖錐形的頂峰,四名登山隊員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和貢布(藏族)開始了最后的380米沖刺,他們用“人梯”的方法闖過了“第二臺階”,在缺氧、天黑、體力不支、寒冷等困難中,他們毅然決然地向珠峰頂峰進發,考慮到劉連滿的身體狀況,他們將他留在一個避風的石頭邊,劉連滿為了隊友,毅然放棄了氧氣,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成功登頂。
閱讀《登上地球之巔》,概述文章主要內容
1、凌晨,他們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舉。
2、他們肢體沉重,行動緩慢,攀爬艱難,但意志堅定,早晨,他們成功登頂,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
3、《登上地球之巔》節選自長篇通訊報道《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記錄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從珠穆朗瑪峰北坡成功登頂的感人故事。
4、1960年5月,中國登山隊員發揚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書寫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紀錄。
5、5月24日清晨,四名登山隊員向珠峰頂峰發起最后的沖擊,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他們勇攀高峰,最終成功登頂。
6、登山,對于我來說是一種可望不可及的運動,一種拿生命去冒險的運動,這篇文章的主角們卻用他們的行動告訴我們,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登上地球之巔課文研討
1、1960年5月,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刷新了世界登山史,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生郭超人作為隨隊記者,親身經歷了這次壯舉,記錄下了登山隊員們在艱苦條件下的英勇奮斗。
2、課文通過描寫登山隊員們在極端環境下的艱苦攀登,展示了他們的英勇精神和頑強意志,課文還通過描繪美麗的珠峰景色,使讀者在緊張之余得到放松,感受大自然的壯麗。
3、課文主要敘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最后380米登頂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準備階段、征服“第二臺階”階段、繼續攀登階段、成功登頂階段。
4、課文通過對比登山隊員與丑小鴨的故事,展現了人類對探險的執著和渴望,以及在面對困難時的勇敢和堅持。
5、教材分析:《登上地球之巔》為郭超人撰寫,記錄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文章展示了登山隊員們的英勇奮斗和集體協作精神,是愛國主義和人格教育的優質教材。
6、登山隊員們在極端環境中展現出的超乎常人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們,這種精神驅使著他們勇攀高峰,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以《登上地球之巔》中的隊員為例,聯系自己的現實生活,寫一點感受,200...
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地球之巔!在這海拔8844米的冰雪世界里,無數的困難險阻就如一只只兇猛的老鷹,時時刻刻威脅著登山隊員,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成功登頂,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
登山,對于我來說是一種可望不可及的運動,一種拿生命去冒險的運動。《登上地球之巔》讓我看到了人類對探險的執著和渴望,以及在面對困難時的勇敢和堅持。
《登上地球之巔》講述的四名中國登山隊員,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勇攀高峰,最終成功登頂,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展示了集體的力量。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正如登山隊員一樣,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登上地球之巔的主要內容
1、1960年5月,中國登山隊員在珠穆朗瑪峰北坡成功登頂,刷新了世界登山史。
2、登山隊員們在極端環境下展現了英勇精神和頑強意志,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成功登頂。
3、《登上地球之巔》記錄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感人故事,展現了他們的英勇奮斗和集體協作精神。
4、登山隊員們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用行動詮釋了“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展示了集體的力量。
5、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