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白細胞計數的臨床意義
1、臨床意義升高:各種細胞感染,炎癥,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細胞減少癥,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2、WhiteBloodCellCount(WBC):白細胞計數。可以用來檢測病人是否患上了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等。Neutrophils(Absolute):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可以用來區分感染的類型和病情的嚴重程度。
3、臨床意義 急性化膿性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增高程度取決于感染微生物的種類、感染灶的范圍、感染的嚴重程度、患者的反應能力。
4、白細胞計數(WBC)臨床意義:生理性增多: ·初生兒、運動、疼痛、情緒變化、應激、妊娠、分娩。病理增高見于:a.急性感染:急性化膿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或局部炎癥,以及一些細胞感染。 b.組織損傷:手術后急性心肌梗塞。
5、機體發生炎癥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生變化,因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成為輔助診斷的一種重要方法。糞便中的白細胞當腸道有炎癥時增多其數量多少與炎癥輕重及部位有關。
白細胞計算公式及含義
白細胞絕對值計算公式為白細胞計數值×白細胞分類計數百分率。詳細解釋:白細胞絕對值是指血液中各種類型白細胞的數量。計算白細胞絕對值的公式是白細胞計數值乘以白細胞分類計數百分率。
白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細胞+嗜堿性細胞+單核細胞。負責身體免疫。紅細胞、血紅蛋白:輸送氧氣和養分,低了會頭暈,就是所說的貧血。血小板:負責凝血功能,過高或者過低凝血功能就有問題了,而且不是小問題。
一方格是0.1微升,兩個就是0.2,380微升+10微升一共是390微升,390÷0.2=1950, 就是說原來10微升血中有1950×240=468000 個白細胞,所以468000÷10微升=68×10。
白細胞校正數/L=M×(100/100+N)M為未校正前白細胞數,N為在白細胞分類時,計數為未校正前白細胞數, 100個白細胞的同時計數到的有核紅細胞數。
白細胞濃度計算公式MCV=每升血液中紅細胞體積(L)X10的15次方/每升血液中紅細胞濃度數(個)MCHC=每升血液中血紅蛋白克數(g)/每升血液中紅細胞比容(L/L)MCV。
紅細胞計數時需要從EDTA抗凝全血中吸取10微升血液和2毫升稀釋液混勻,稀釋倍數為201倍,為方便計數計做200倍。
醫學檢驗白細胞計數怎樣算?
一方格是0.1微升,兩個就是0.2,380微升+10微升一共是390微升,390÷0.2=1950, 就是說原來10微升血中有1950×240=468000 個白細胞,所以468000÷10微升=68×10。
計算:白細胞數/L =N/4×10×20×106 =N/20×109 公式中: N 4個大方格中白細胞的總數 ÷4 為每個大方格(即0.1μl)內白細胞平均數 ×10 1個大方格容積為0.1μl,換算為0μl ×20 。
在做白細胞計數時需要計數的是四角的四個大方格,之后根據公式計算出樣本的白細胞數值,計數公式為:紅細胞計數=N/4×10×106×20。其中N除以4計算一個大方格中的白細胞的個數,最后乘以20為紅細胞的稀釋倍數。
即0.1微升中的白細胞數,X10^7換算成每升(L)中的白細胞數,再X20,換算成原血液中白細胞數,通常每個大方格中的白細胞數都在幾十上百個,最后結果即為:幾點幾X10^9/L。
白細胞的數量及分類
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正常人白細胞計數在4000~10000個/mm3范圍內,但是白細胞又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不一樣的細胞增高代表的意義不一樣,但是最多見于有炎癥。
【答案】:C 本題考查白細胞分類計數的正常參考范圍。淋巴細胞:(20%-40%);單核細胞:(3%-8%);嗜酸性粒細胞:(0.5%-5%);嗜堿性粒細胞:(0%-1%);中性粒細胞:(50%-70%)。故答案選C。
所謂白細胞分類計數就是計算各種白細胞在它的總數中所占的百分比數 。正常值為:中性粒細胞:50~70%,嗜酸性粒細胞:0.5~5% ,嗜堿性粒細胞:0~1%, 淋巴細胞:20~40%,單核細胞1~8%。
白細胞分類計數是將血液中的白細胞分類統計的一種方法,白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共五種。
五分類就是將血液中的白細胞分成五個類別:中性桿狀核粒細胞1%~5%,(0.04~0.50)×109/L。中性分葉核粒細胞50%~70%,(00~00)×109/L。嗜酸性粒細胞0.5%~5%,(0.02~0.50)×109/L。
白細胞計數與紅細胞計數有何不同
WBC white blood cell count 白細胞計數:血液中的白細胞俗稱“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白細胞體積比紅細胞大,用大的方格計數可以減小誤差,獲得較準確的數據。
兩者比較,人體單位體積血液內紅細胞的計數是白細胞的1000倍左右。
白細胞分類計數是將血液中的白細胞分類統計的一種方法,白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共五種。
血常規三系指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白細胞計數(WBC)和白細胞分類計數(DC)、血小板計數(PLT)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血常規的化驗單的第一項都是紅細胞計數的檢查。
紅細胞參考值是:(4000--5500)X10的9次方/L ,最多;血小板參考值:100---300 X10的9次方/L,次之,白細胞參考值是:(4--10)X10的9次方/L ,相對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