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幫忙提供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的相關資料和內容,謝謝
1、當前該住院部對全體非急癥病人是按照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規則安排住院,但等待住院病人隊列卻越來越長,醫院方面希望你們能通過數學建模來幫助解決該住院部的病床合理安排問題,以提高對醫院資源的有效利用。問題一:試分析確定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用以評價該問題的病床安排模型的優劣。
2、所以科間病床利用一般不具有可比性。科內4年相比,反映了本科病床利用的動態情況,由圖2動態曲線可見: 心胸普外科基本在效率型內波動,床位利用一直比較合理。五官科、消化腫瘤科2000年為周轉型,后三年均轉向效率型,進步明顯。
3、一般離散模型中經常使用層次分析法。當人的主觀因素選擇各種要考慮的因素時,便可使用層次分析法,就如09年B題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優點:系統,實用,簡潔,方便。缺點:精確度不夠,個人主觀因素大使得決策可能不具有大眾性。
三甲醫院藥品周轉率計算公式
1、總周轉周期=總庫存成本/銷售成本*銷售天數=倉庫周轉+門店周轉。庫存周轉天數=時間段天數x(1/2)x(期初庫存數量+期末庫存數量)/時間段銷售量;庫存周轉率=360/庫存周轉天數。庫存周轉率是反應庫存周轉快慢程度的一個指標,反應的是企業某一個時間段的庫存控制水平,通常以月或年來統計和監控。
2、期末存貨=流動資產-速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次數 - 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次數 = 毛利 / 存貨平均余額。也可以通過存貨周轉天數計算,存貨周轉率=計算期天數(365)/存貨周轉天數。
3、周轉率計算公式: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
4、公式如下:時間段庫存周轉天數=時間段天數x(1/2)x(期初庫存數量+期末庫存數量)/時間段銷售量;庫存周轉率=時間段天數/庫存周轉天數。存貨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即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5、原材料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除以原材料平均余額;原材料周轉天數=365天除以原材料周轉率。存貨周轉天數是指企業從取得存貨開始,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存貨變現的速度越快。
病床周轉率計算公式
病床周轉率的計算公式是病床使用率=期內實際占用總床日數÷期內實際開放總床日數。病床周轉率過低說明病床有空余,還有發揮的潛力。病床周轉率過高說明病床負擔過重,沒有足夠的時間對病床進行消毒處理,容易增加醫院感染。
病床周轉率=每月(年)出院人數/科(院)床位數 實際開放總床日數:指年內醫院各科每日夜晚12點開放病床數總和,不論該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應計算在內。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暫停使用的病床,超過半年的加床。不包括因病房擴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臨時增設病床。
按以下公式計算即可。科室病床周轉率等于出院人數加轉往他科的人數乘以百分之百。全院病床周轉率等于出院人數乘以百分之百。
計算公式:病床使用率=期內實際占用總床日數÷期內實際開放總床日數。病床使用率是反映每天使用床位與實有床位的比率,即實際占用的總床日數與實際開放的總床日數之比。
床位周轉率(次數)=計算期內接待旅客人次/實有床位數 床位周轉率(天數)=(實有床位數×計算期天數)/計算期內接待旅客人次 床位周轉率越高,旅店的經營情況越好。所以旅店特別注重客源,既要保持客源的穩定性,又要不斷開拓新的客源。
病床周轉次數計算方法病床周轉次數計算公式
1、床位周轉次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每張床位的病人出院人數,其公式為:床位周轉次數=當月出院人數×當月天數÷當月占床總天數。例如:某科室當月出院人數為66人,住院期間占用床位總天數為924天,當月天數為30天,則該月床位周轉次數=66×30÷924=14。
2、平均開放病床數=實際開放總床日數/本年日歷日數(365)。病床使用率=實際占用總床日數/實際開放總床日數X100%。病床周轉次數=出院人數/平均開放床位數。病床工作日=實際占用總床日數/平均開放病床數。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出院人數。
3、床位周轉次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每張床位的病人出院人數,其公式: 根據《國家衛生統計調查制度》2007版中“2 主要指標解釋”中對“床位周轉次數”的公式記述,應為:床位周轉次數=出院人數/平均開放床位數。